洪都烟客|其意义远非宰相可比!,大明“内阁”堪称国之良器

在很多人眼中 , 明朝似乎是一个非常奇特的朝代 。 明代君主似乎全是“无为而治” , 很多人都觉得似乎明朝的皇帝们进入了所谓“君主立宪” 。 内阁掌控一切朝权 , 皇帝端拱于上 , 根本不需要处理任何政务 , 全部由“内阁”处理即可 。 那么明代真的如此吗?“宰相”还是“秘书”
明代内阁在很多人眼里就是一个比历代的宰相还厉害的机构 。 那么“内阁”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其实这还得从朱元璋说起 。
洪武十二年胡惟庸案发 , 胡惟庸死后朱元璋决心借题发挥彻底废除丞相制 。 但是朱元璋很快就发现 , 没了丞相简直要把自己累死 。 当时朱元璋每天堆积的公文如山 , 难以处理 , 不过朱元璋先生不愧是开国之君 , 他以极高的精力和能力自己处理完了所有事务 , 不过等到他儿子朱棣靖难成功上台以后 , 终于知道朱元璋有多难了 。
洪都烟客|其意义远非宰相可比!,大明“内阁”堪称国之良器
文章图片
当时根据统计 , 朱元璋平均每天要处理各地公文200多件 , 平均一个公文就算他批复几十个字也是巨大的工作量 。 尤其是朱元璋事无巨细 , 都一一处理 , 可以说是非常的尽职尽责 , 当朱棣接班以后深感皇帝这活可真的太难了 。 那怎么办呢?朱棣想了一个办法——找秘书 。
当时朱棣在大学士之中建立了一个团体 , 专门负责帮他处理政务 , 平时和翰林们合署办公 , 这就是内阁的雏形 , 明代内阁的发展由此真正开始 。 但是朱棣时期的皇权依旧鼎盛 , 内阁平时就是文书之职 , 比如一度被认为是内阁首辅的解缙 , 主要工作其实是修永乐大典 , 对国家政务没有干预权 。 这一情况直到明英宗时期才开始改变 。
洪都烟客|其意义远非宰相可比!,大明“内阁”堪称国之良器
文章图片
明英宗上台以后 , 大臣们发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明英宗没有理政能力 。 其实也不是明英宗智力低下 , 主要是当时明英宗的年龄只有八岁 。
明英宗八岁上台 , 太皇太后又不愿意摄政 , 朝政全部委托给当时的“三杨” , 杨荣、杨士奇、杨溥三位大学士 , 当时三杨琢磨来琢磨去想出了俩办法:
洪都烟客|其意义远非宰相可比!,大明“内阁”堪称国之良器
文章图片
1.平时的早朝改为只议“八事” 。 也就是说只讨论八件事 , 而且为了防止小皇帝应付不来 , 这八件事的处理办法一般也就几个字 , 而且还是三杨提前拟定好的 , 可以说是非常人性化了 。
【洪都烟客|其意义远非宰相可比!,大明“内阁”堪称国之良器】2.三杨内阁开始实行严格的票拟制度 。 所谓“票拟”就是根据明朝的制度 , 各地的所有公文都先送到通政司 , 通政司就相当于明朝的信息管理中心 , 然后这些公文会送到内阁的三杨手中 , 三杨会在这些公文后面加上自己的处理意见 , 这就是票拟 。 然后这些文件会交给司礼监 , 皇帝在司礼监批红之后 , 司礼监的掌印太监盖章 , 也就算了处理完毕了 。
这套模式可以说是奠定了之后明朝二百年的行政基础 。 不过问题在于 , 即便如此 , 在这里也有一个非常关键的事情:票拟并非最终意见 , 仅仅是个建议 , 如果皇帝不听 , 那就等于白写 。
内阁的职能非常尴尬 , 一方面内阁的官阶很低 , 也就五品 , 但是他们普遍兼任二品的尚书还会有个从一品或者一品的头衔 , 这样就能名实相副 。 然而此时明代六部的权力仍旧很大 , 他们可以和内阁抗衡 , 尤其是吏部掌握人事权 , 内阁只有人事建议权 , 上层仍旧是皇帝决定 。 但是 , 总会有人能够打破平衡 , 翻开历史新的一页 。 权倾天下和苦不堪言
洪都烟客|其意义远非宰相可比!,大明“内阁”堪称国之良器
文章图片
在明代内阁历史上 , 有几个人是不得不提的 , 他们就是张璁、严嵩、张居正和叶向高 。
张璁先生是明代第一个真正意义上打破平衡的内阁首辅 , 在嘉靖帝登基之前 , 内阁首辅和内阁的其它阁臣都是大学士 , 一般是分工合作 。 大家其乐融融 , 虽然有首辅的名头但绝对不是一家独大 , 其它阁员也能发表意见 。 所以明代前期的著名内阁都是三人小组居多 , 比如“三杨内阁”和孝宗时期的“李东阳刘健谢迁”内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