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吕相绝秦’的影响和成果——晋厉公麻隧大败秦桓公( 三 )


【爱历史】吕相绝秦’的影响和成果——晋厉公麻隧大败秦桓公
文章图片
晋秦麻隧之战 , 先是晋国行人吕相以高超的外交手段和出色的辩才 , 成功地激怒了秦国 , 并破坏了秦国在诸侯国间的名声;而后晋厉公更以周天子的旗号 , 召集诸侯联军“有道伐无道” , 占据了道德制高点;最终晋国多管齐下 , 以强大的军事实力把秦国打得一败涂地 , 完全达到了自己“弱秦、伐秦、扩张土地”的战略目的 。
晋厉公凭借此役 , 大张晋国国威 , 无形中也抬高了自己的权威 , 让诸国一致敬畏、臣服晋国;晋国 , 也因为此战 , 彻底摆脱了‘邲之战’后的颓势、重新成为满血复活的诸侯霸主 。
历史是现实的写照 , 晋秦麻隧这一仗 , 在现代也有极为相似的例子;也正是这个例子 , 让华夏子孙猛然警醒 , 随即摒弃传统、紧跟时代、奋起直追 , 经过三十年的艰苦努力 , 才换来了现今的伟大成就 。 读者朋友们可以按图索骥 , 猜一下这个现代的‘麻隧之战’是哪场战争 。
而战前的小小晋国行人吕相 , 虽然并没有直接从伐秦之战中获利 , 但他的名气已经大涨 , 晋国国内也都视其为晋国对外事务的第一人;吕相、以及他身后的魏氏大宗 , 即将迎来腾飞的时刻 , 只是时间上还要耐心等待一阵 。
麻隧之战获胜前后 , 晋国在晋景公、晋厉公两代国君的治下 , 接连击败齐、狄、秦三家劲敌(鞌之战、交刚之战、麻隧之战) , 使得晋国的东北西三面(指东面齐国、北面狄人、西面秦国)都去除了后顾之忧 。
此时晋国的国势 , 与晋文公、晋襄公当年刚刚登上诸侯霸主的时候相比 , 都要略胜一筹 , 更是明显超过晋灵公、晋成公时期 , 晋国被楚国追赶、挑衅霸主地位的尴尬局面了 。
接连获得对外战争胜利之后 , 中原各诸侯国虽然在名义上还是周天子的臣子 , 但实际上大都成为晋国的附属国 , 到晋都新田朝见晋厉公的诸侯国君车驾那是络绎不绝;晋厉公成功地维护并壮大了由先君文公开创、襄公、景公守成的霸业 , 成为晋国又一代诸侯霸主 。
【爱历史】吕相绝秦’的影响和成果——晋厉公麻隧大败秦桓公
文章图片
而在麻隧之战爆发时 , 原本和秦国有盟约的南方大国楚国 , 则因为一些羁绊原因 , 并没有按盟誓中的约定 , 及时出兵援助盟友秦国;事后 , 不但秦国因为“藐视天子、欺凌诸侯”的原因被中原各国孤立、敌视 , 数百年没能翻身 , 就是南方置身事外的楚国 , 也在道义和信用方面受到诸国的鄙视 , 而外交方面更是陷入空前的被动 , 之前亲附楚国的几个小国 , 也有疏离楚国 , 改弦易辙(附晋)的想法 。
楚国因‘邲之战’获胜而保有了数十年的诸侯霸主(之一)地位 , 也将面临来自恢复了国威军威、实力大涨的晋国的严峻挑战 。
周简王十年(前576年) , 因为上一年晋国的属国郑国进攻楚国的属国许国 , 打击了楚国在诸侯间的威信 , 因此楚共王发兵攻伐郑国 , 一直打到暴隧(河南原阳)才罢休 。
然后 , 楚共王马不停蹄 , 再次发兵讨伐晋国的另一属国卫国 , 攻至首止(河南睢县)为止 。 在晋国击败秦国 , 重新显露出‘争霸’实力之后 , 楚国接连出兵讨伐晋国的盟友郑国、卫国 , 意在为自己的小弟许国出头 , 并将行动矛头直指晋国 , 以此维护好不容易才得到的‘诸侯霸主’地位 。
晋厉公击败了秦国这个强敌 , 已经恢复、稳固并壮大了晋国的霸业 , 正准备一鼓作气 , 彻底打败死敌楚国 , 使晋国成为真正的、唯一的诸侯霸主;而楚国的出兵行动正中晋厉公下怀 , 因此 , 晋厉公准备举兵南下 , 援救盟友郑、卫 , 和楚国来一次正面的交锋 。
但在晋厉公准备出兵之际 , 拥有丰富辅政、治国经验的晋国老臣、下军将韩厥向晋厉公发出了诚恳的谏言 , 认为晋国已经连续多年作战(攻伐齐、狄、秦) , 士卒疲惫、国家空虚 , 不宜再行征战 , 请求稍待一年 , 让国人休养生息、国家恢复元气 , 做好了下一次的战争准备后 , 再行发兵也不迟 。
在韩厥以自身的经验、结合实际情况 , 向国君发出谏言之时 , 身为下军大夫的魏錡也一并附言 , 随主将(韩厥是下军将)一起向晋厉公进谏 , 认为当前正值农耕时节 , 农事繁忙 , 不宜立即出兵 , 致使耕种之事受损 。
和韩厥的意见一样 , 魏錡也请求国君暂时休兵 , 让士卒们得以喘息 , 也让百姓们可以松口气 , 稍稍恢复被耽误了很久的农事生产 , 让国家的物产、军械、粮秣都能有所积累 , 然后再图对楚国的争霸战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