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魏晋时期,文人向士人回归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二 )


【爱历史】魏晋时期,文人向士人回归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文章图片
《世说新语·言语》的正文部分虽未提及是否理解明君之意 , 但刘孝标注中却有所补充 。 向秀一个“多”字同样含有言外之意:隐士已有够多的人追慕效法了 , 我选择出仕也是很正常的 。 这样的回答既夸了司马昭 , 又没有贬低隐士 , 同时表达了自己的选择 , 自然收到了理想的效果——司马昭很高兴 。
《世说新语》刘孝标注谓“一坐皆说” , 与《晋书》记载也大体一致 。 颇令人玩味的是 , 《世说新语》正文用了另外一番描述来表现司马昭的反应——“王大咨嗟” 。
其实这一描述才更加符合一位比较贤明有作为的君主性格:“咨”是咋舌 , “嗟”是叹气 , 这样更能反映出司马昭闻听此言的复杂感受——归隐的文人终于和朝廷合作了 , 心中安慰舒畅的同时 , 也为嵇康等人之死而叹惋:若是他们也能如此选择 , 何至于令他举起屠刀?
事实上 , 比起其父司马懿 , 其兄司马师 , 司马昭的手段称不上十分狠辣 。 对待文士 , 司马昭较之于乃父乃兄已经算是宽容了 。 阮籍、向秀等人也算是善终 , 这也能证明这一点 。 然而得以善终并不等于心情舒畅 , 做官毕竟不是向秀的喜好 。
《晋书》将“多病”改为“多疾” , “疾”多指小毛病 , 其严重程度和危及生命的“病”远不可同日而语;将“愿守陋巷”改作“欲守陋巷” , 前者多指正面的心愿与志向 , 后者多指反面的想法与诉求 。
【爱历史】魏晋时期,文人向士人回归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文章图片
“献芹”一词一般都是送礼时的谦辞 , 嵇康在这里直接把原典中的“乡豪”换作“至尊” , 而对“乡豪取而尝之 , 蜇于口 , 惨于腹”的后果虽未点破 , 却是不说之说 , 绵里藏针 , 极尽刻薄 。 随后最后一次劝山涛不要将己之所欲妄加于人 , 方才作别搁笔 。
以上我们将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全文逐字逐句进行了分析 , 并将《晋书》中的版本与《嵇康集》中的原文进行比照(须知《昭明文选》中此文的文本与嵇康文集中的几近完全一致) 。
不仅可以明确当时的统治者意图掩饰什么 , 更能对嵇康不为当世所容的思想有一些初步的体会 , 同时也能领略到嵇康文章层次分明、有理有据、情词并重、论述透辟、生动形象的写作特色 。 而嵇康的核心思想与作此绝交书的真正目的 , 我们会在后文进一步讨论 。
嵇康在信中先一笔交待了相交原因——以前我因跟您年龄相仿而成为朋友 , 因您情谊深厚 , 我才视您为至交好友 , 即使你做官我隐居 , 不同的人生道路也没有磨灭彼此情谊 。 也就是说 , 他和吕巽并非志同道合 , 只是年龄相仿 , 吕巽又待他好 , 这才没有因道不同而绝交;紧接着马上说明绝交事由 , 并当即严正表态 。
【爱历史】魏晋时期,文人向士人回归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文章图片
这里嵇康分三步表达了他的意见:跟你相处我渐渐熟悉阿都 , 知道他志气开阔 , 才力颖悟 , 我常因您家还有这样的弟弟而高兴 , 与吕安相熟并对其产生好感 , 是此事的伏线;
然而阿都去年和我说 , 他确实忿恨您 , 想检举您 。 我极力阻止他 , 也是自恃交情 , 常和阿都说别举报您 , 于是阿都听了我的话 。 我也私下劝您 , 你们毕竟是兄弟 , 这也是珍惜您的家庭 , 想让你们都安然无恙 。
【爱历史】魏晋时期,文人向士人回归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另外 , 您答应我始终不会报复阿都 , 并以你们同父之亲立下誓言 , 我就因您的重誓而慨然所感 , 宽慰劝解阿都 , 阿都就放下此事 , 不再想告您了 , 这是此事的开端 。 如果事情到此为止 , 嵇康并没有绝交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