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家在黄河边

【人民网|家在黄河边】人民网-人民日报
人民网|家在黄河边十年前 , 毕业找工作 , 心里有个声音:回北方 。
于是 , 一列绿皮火车 , 哐哐当当七八个小时 , 到了郑州 。 面试、试讲 , 都在一间简陋的教室里 。 几番下来 , 教室门打开 , 那位认真而和蔼的老教授说:欢迎加入我们 。 记得很清楚 , 那是个下午 , 走出教学楼 , 眼前是金水河 , 四月的河岸青青 。 先是坐下来 , 后来干脆躺下来 , 让所有的阳光都洒在脸上和身上 , 心里兴奋得差点喊出来:我要领工资了!
领工资了 。 第一件事是租房 , 一定要带暖气的那种 。 办妥租房手续那天 , 我在附近饭馆要了一大碗羊肉烩面 。 吃完摸着肚皮往外走 , 一下跌进一片浓荫里 。 蝉声此起彼伏 , 路旁是两排高大挺拔的白杨 。 那种高大挺拔、风一吹便哗啦啦鼓起掌来的白杨树 , 似乎只在北方生长 。 站在树下 , 盛夏的阳光不沾身 , 仿佛又回到了童年的村口 。
后来才知道 , 那条街叫枫杨街 。 枫杨、丁香、石楠、国槐、翠竹、丹杏、梧桐、牡丹……这些都是郑州高新区街道的名字 。 走进高新区 , 仿佛走进一个大花园 。 高新区位于郑州西郊 , 彼时人烟稀少、草木众多 , 而我入职的郑州大学 , 更是花草葳蕤 , 缤纷四野 。
郑州有两个新区 , 一个是郑东新区 , 一个是高新区 。 初来乍到的人经常搞混淆 。 前者在东 , 时尚现代;后者在西 , 绿色生态 。 中间 , 是老城区 。 老城区其实也不老 , 新中国成立前夕 , 郑州由县改市 , 逐步发展成河南省经济中心 , 不过也才短短几十年时间 。 如今 , 多条铁路干线穿城而过 , 人们常说 , 郑州是地地道道由火车拉来的城市 。
铁路是现代化事物 , 但郑州很长时间里给人的感觉却是不够那么现代 。 刚到郑州时 , 在媒体上看到一个调查报道:郑州为什么没有某品牌咖啡店?报道说:该品牌咖啡店对于城市环境有一定的要求……老实说 , 作为一个刚刚落户郑州的“郑州人” , 我对这则报道的感受是复杂的 。 它似乎在讲彼时的郑州 , 城市环境还不够高标准 。 但在我看来 , 好像郑州也并不一定非得有那家品牌咖啡店 。 每天早上 , 我与很多郑州人一样 , 喝一碗胡辣汤或豆腐脑 , 再加两根油条;中午口寡 , 就来一份烩面 , 羊肉放得足足的 , 即便在最有名的店铺 , 也不过二十来块钱 。 那种朴素、实在的快乐 , 我以为 , 最契合郑州的气质 。
当然 , 如今的郑州早有了那家品牌咖啡店 , 到处都是高楼大厦、流光溢彩 。 但我总感觉 , 郑州骨子里是质朴的 , 是跟大地田野密不可分的 。 郑州有条大路 , 叫农业路 , 农业路分支开去 , 有农科路、丰产路、丰庆路……这些路的名字 , 不正彰显着这座城市和农业文明的血肉联系吗?农业路继续往东 , 有条郑汴路 , 现在叫郑开大道 , 平坦宽阔 , 直通开封 。 多年前 , 坐一辆城际公交 , 满怀激动地走那条大道去开封 , 脑子里全是儿时从评书里听来的东京汴梁、包青天、杨家将的故事……
有车之后 , 常开车上连霍高速 , 上京港澳高速 。 前者接东西 , 后者贯南北 。 无论东西南北 , 大道两旁 , 尽是一望无际的平原 。 那辽阔的平原大地 , 被长长的田垄切成巨型的方阵 , 方阵上生长着蔓延至天边的庄稼 。 每到三月和六月 , 麦苗返青和成熟的季节 , 平原便成了绿油油或金灿灿的一张巨毯 。 待落日洒下余晖 , 那真是一种让人心醉神迷的壮丽 。 而那壮丽的麦浪与麦浪下的土地 , 不正是它们孕育、催发了千百年来这块土地上绵亘不绝的历史吗?中原自古丰饶 , 郑州 , 正是这块丰饶土地上的一座城 。
转眼在郑州已生活十年 。 由无业到有业 , 由而立而不惑 , 苦辣酸甜 , 人生如歌 。 心情不畅快时 , 就往城外走 。 一路往北 , 过四环 , 过古荥 , 车行不到半小时 , 就到了黄河边——浩浩汤汤的一条黄水 , 横卧在平原上 。 观黄河 , 人们常去“黄河风景名胜区” , 著名的炎黄二帝像就在那里 , 登上雕像所在的向阳山 , 于百米高台上 , 看黄河远上白云间 , 蜿蜒壮丽尽收眼底 。 不过 , 我个人更喜欢去“黄河国家湿地公园” 。 两处相距不远 , 后者更原始天然 。 那里有大片的杨树、柳树林 , 有大片的蒲苇和旷野地 。 黄河水漫过脚面 , 静静流淌 , 黄沙淤积的河滩平坦柔软 。 把手伸进水里 , 水似乎就有了记忆——它流啊流 , 一直流到几百公里外下游岸边一个村子 , 那是我出生长大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