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原本兵强力壮的薛仁贵十万大军为何打不过吐蕃?地理因素很关键!

【唐朝|原本兵强力壮的薛仁贵十万大军为何打不过吐蕃?地理因素很关键!】
唐朝|原本兵强力壮的薛仁贵十万大军为何打不过吐蕃?地理因素很关键!
文章图片
唐朝|原本兵强力壮的薛仁贵十万大军为何打不过吐蕃?地理因素很关键!
与中国历史上其他新兴的边疆政权一样 , 吐蕃的军队颇有战斗力 。 当时流行的一句话是“唐非牛不田 , 蕃非马不行” 。 吐蕃作战的主要兵种是骑兵 , 步兵只担负着城防和宿卫 。 唐史在记述吐蕃军队名号时 , 动辄就是“千骑”“万骑” 。 骑兵的最大优点就是快速机动 , “戎虏驰突 , 迅如风飘” 。 而且吐蕃重骑兵的装备也非常精良 , “人马俱披锁子甲 , 其制甚精 , 周体皆遍 , 唯开两眼 , 非劲弓利刃之所能伤也 。 ” 这种“锁子甲”由很小很薄的铜片组成 , 工艺十分精致 。 目前在西藏博物馆和一些寺庙中依然可以看到 , 保存得非常完好 。
不仅如此 , “天时”与“地利”似乎也是站在吐蕃一方的 。 8世纪中叶以前唐朝与吐蕃的边界 , 大致就是青藏高原外围的一系列高山 。 从海拔1500米左右河西走廊仰攻海拔超过3000米的青海一带 , 对于唐朝军队的战斗力有着致命的影响 。 史书上说 , “土有瘴气 , 不宜士马 , 官军远入 , 利钝难知” 。 所谓“瘴气” , 大抵就是当代医学概念中的“高原反应” , 有发生急性肺水肿、心脏病的危险 , 大多数人则会感到眩晕、头痛、心慌、腹泻、疲乏……
这对唐朝就很不利了 。 考察当时的东亚形势 , 东西突厥、高(句)丽百济相继在唐军攻势下败亡 , 东瀛日本也在白江口之战遭遇唐军迎头痛击 。 偏偏以武功极盛之唐朝 , 对付吐蕃显得极不如意 。 咸亨元年(670)在青海地区爆发的唐蕃大非川之战就是如此 。
原本在平原地区兵强马壮的薛仁贵十万大军 , 却因快速行军和跨越高海拔地区 , 最终遭受惨败 , 几乎全军覆没 。 足见正是青藏高原的恶劣气候条件 , 令唐军犁庭扫穴彻底翦平吐蕃的梦想化为幻影 。 此战过后 , 吐蕃稳固了对吐谷浑故地的占领 , 将其东北边疆直抵陇右与河西地区 , 与唐朝正面对峙 。 “自汉魏以来 , 西戎之盛 , 未之有也 。 ”几乎一个世纪之后 , 杜甫在《警急》一诗里仍旧沉痛地回顾了这段历史——“青海今谁得?西戎实饱飞!”
本文为大鱼号独家稿件 , 未经大鱼号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