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知|民间传统的十种习俗,七夕节又称七巧节( 二 )


不同地区的“七姐会”便在香案上下工夫 , 比高下 , 看谁的制作精巧 。 传统“七姐诞”庆祝仪式由农历七月初六晚开始 , 为期一至二晚 。
不同地方庆祝“七姐诞”的仪式各有不同特色 。 “七姐诞”乞巧习俗在东南亚地区也很流行 。
善知|民间传统的十种习俗,七夕节又称七巧节
文章图片
五:七夕拜魁星
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 。 魁星文事 , 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 , 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 , 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 。
魁星爷就是魁斗星 , 廿八宿中的魁星 , 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 , 也魁星或魁首 。 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 , 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 。
根据民间传说 , 魁星爷生前长相奇丑 , 脸上长满斑点 , 又是个跛脚 。 有人便写了一首打油诗来取笑他:不扬何用饰铅华 , 纵使铅华也莫遮 。 娶得麻姑成两美 , 比来蜂室果无差 。 须眉以下鸿留爪 , 口鼻之旁雁踏沙 。
莫是檐前贪午睡 , 风吹额上落梅花 。
相君玉趾最离奇 , 一步高来一步低 。
款款行时身欲舞 , 飘飘度处乎如口 。
只缘世路皆倾险 , 累得芳踪尽侧奇 。
莫笑腰枝常半折 , 临时摇曳亦多姿 。
然而这位魁星爷志气奇高 , 发愤用功 , 竟然高中了 。 皇帝殿试时 , 问他何脸上全是斑点 , 他答道:“麻面满天星”;问他的脚为何跛了 , 他答道:“独脚跳龙门” 。
皇帝很满意 , 就录取了他 。 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传说 , 说魁星爷生前虽然满腹学问 , 可惜每考必败 , 便悲愤得投河自杀了 。 岂料竟被鳖鱼救起 , 升天成了魁星 。
因为魁星能左右文人的考运 , 所以每逢七月七日他的生日 , 读书人都郑重的祭拜 。
善知|民间传统的十种习俗,七夕节又称七巧节
文章图片
六:七夕种生求子
旧时习俗在七夕前几天 , 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 , 播下粟米的种子 , 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 , 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 , 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 , 称为“壳板” 。
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 , 等它长出敷寸的芽 , 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 , 称为“种生” , 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 。
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 , 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 , 甚至以巧芽取代针 , 抛在水面乞巧 。
还用蜡塑各种形象 , 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 , 或秃鹰、鸳鸯、等动物之形 , 放在水上浮游 , 称之为“水上浮” 。
又有蜡制的婴儿玩偶 , 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土 , 以为宜子之祥 , 称为“化生” 。
善知|民间传统的十种习俗,七夕节又称七巧节
文章图片
七:七夕穿针乞巧
穿针乞巧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 , 始于汉 , 流于后世 。 《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 , 人具习之 。 ”
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 , 七夕乞巧之所 。 至夕 , 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 , 先完者为得巧 , 迟完者谓之输巧 , 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 ”
还有一种方法是“浮针取巧” 。 王娟介绍 , 女孩们会提前一天准备好一盆水放在院中 , 翌日水面会留有浮尘 。 然后 , 女孩们把针放进去 , 等太阳出来后观察针的投影 。
后来 , “乞巧”逐渐偏重女性参与 。 古代女孩拜织女 , 也是“求巧” 。 有时会通过一些竞技类活动选出手巧的女孩 。
善知|民间传统的十种习俗,七夕节又称七巧节
文章图片
八:七夕晒书、晒衣
据载司马懿当年因位高权重 , 颇受曹操的猜忌 , 有鉴于当时为求自保 , 他便装疯病躲在家里 。 魏武帝仍然不大放心 , 就派了一个亲信令史暗中探查 。 时值七月七日 , 装疯的司马懿也在家中晒书 。 令史回去禀报魏武帝 , 魏武帝马上下令要司马懿回朝任职 , 否则即可收押 。 司马懿只乖乖的遵命回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