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糖核酸|陈根:病毒与人类,常对抗共生长( 二 )


比如 , 病毒造就了地球今天的环境 , 遍布了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 所有人们能想象到的地方都有病毒的存在 , 包括海洋、冰川、沙漠、火山 。 事实上 , 地球上病毒最多的地方就是海洋 , 在一升的海水里 , 有大约1000亿的病毒 。 这些病毒在基因交换的过程中 , 促成了海洋生物的演化 。 可以说 , 病毒维持着生态平衡 , 并且默默地改造着地球的环境 。
再比如 , 病毒在人们的DNA里留下了丰富的信息 , 人类DNA片段中8%来自病毒 , 说它们是人类亲缘有点远的祖先也不为过 。 而大多数病毒对人体其实是有益的——病毒能帮助人体平衡肠道中的菌群防止对人们的身体造成损害 。
病毒在不同宿主间穿梭 , 有一定几率携带上一部分宿主的基因片段 , 然后插入到下一位宿主的基因里 , 这才使得人类或其他物种能够具有多样性 。
此外 , 卡尔·齐默在其著作《病毒星球》里还指出 , 所有哺乳类动物 , 当然包括我们人类 , 胎盘的产生就来自病毒的贡献 。 如果没有病毒的贡献 , 人类将进化不出来胎盘 。 哺乳动物能进化出胎盘 , 就是因为哺乳动物的祖先感染了一种病毒而导致的 。 这种病毒把抵御免疫系统攻击的能力转移给了哺乳动物 , 并且落实到生殖功能上 。
不夸张地说 , 病毒这种特殊的生物体 , 是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形式 。 从微观层面来看 , 病毒在人类进化史中的意义都是重大的 。
和平相处或者激烈开火?
除了微观层面对人类社会的改变 , 病毒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塑造更是在宏观层面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 。
一方面 , 人类与病毒长期和平相处 。 也就是说 , 我们人类身上也有一些病毒 , 对我们是无害的 , 或者说它已经是人体上的微生物群落中的一个“物种”了 。 究其原因 , 则是因为人体作为天然宿主也习惯了病毒在人体上的进化 , 从一类宿主到了另一类宿主身上时 , 病毒往往会为了适应新宿主而快速进化 , 减少新宿主免疫系统对它们的“剿杀” 。
因此 , 并非所有的病毒都是致命的 , 或者说 , 致命不是病毒的目的 。 它们的目的无非想寄生在宿主身上 , 以源源不断地“吃到”宿主身上的蛋白质——所以 , 宿主的死亡并不利于它们本身的存活 。
况且 , 它们繁衍(裂变 , 实际是一种化学反应)也是有极限的 , 正如人类细胞每时每刻都在新陈代谢一样 , 病毒也是在不断新陈代谢的 。 只要死亡与更新的速度达到一定的均衡性 , 病毒并不会对宿主产生什么危害 。 比如 , 人体长期携带的几千种病毒 , 就是更早以前各种“传染病”遗留下来的 。
另一方面 , 从进化论的角度看 , 病毒的进化亦并非万能的 。 简单来说 , 就是很多病毒在遇到人之前没有做好跨种传染的准备 。 比如我们知道的蝙蝠 , 身上带有很多病毒 , 一旦传到人身上 , 人就受不了 。 而病毒对蝙蝠没有伤害 , 还在于蝙蝠的免疫系统比较特别 。 不像人类免疫系统 , 一有外物入侵 , 立即就会发起抵抗 。
这样的特点也使得病毒变得面目可憎 , 由于无法单独进行代谢活动 , 病毒需要通过将核酸注入宿主的细胞内部进行“繁衍” 。 病毒核酸一旦进入宿主细胞核增殖 , 将会打乱细胞正常翻译、转录 。 通过抗原蛋白对宿主细胞入侵损害或由于病毒入侵导致的免疫过激 , 将会导致宿主细胞损伤甚至死亡 , 对人类健康产生不可逆转的负面效应 。
【核糖核酸|陈根:病毒与人类,常对抗共生长】目前发现的对于哺乳动物致命的病毒就有32万种 , 它对人体的害处毋庸置疑 。 著名的“天花病毒”、“艾滋病病毒”、“埃博拉病毒”等 , 由于大多表现出致命性 , 所以令人谈病毒色变 。
从进化角度来看 , 一切都有迹可循 , 这对于新冠病毒的未来也是具有启示性的 。 新冠病毒进入新宿主体内 , 或者被免疫系统发现 , 双方激烈开火 , 决一胜负 。 又或者在不远以后 , 病毒通过演化 , 能够轻易逃避开人体的免疫系统 , 顺利在人体内安家落户 。 不论结果如何 , 病毒都已经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 , 其演化和发展比我们以为的也要更深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