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今年水稻依然有望丰收,种植面积扩大、技术保障增强

今年入汛以来 , 长江中下游地区入梅时间早、持续时间长 , 降雨分布广、累计雨量大 , 部分地区发生较重洪涝灾害 。 汛情发生正值早稻灌浆收获、中稻田间管理和晚稻育秧移栽的关键时期 。 今年南方洪涝给水稻生产带来怎样的影响 , 会让水稻减产吗?本报采访人员进行了追踪 。
灾害发生后 , 农业农村部组织水稻专家组 , 实地调研评估灾害影响 , 科学指导灾后生产恢复 , 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 。 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王戈表示 , 从实地走访和调研看 , 今年汛情区域相对集中 , 受灾程度最深的是早稻 , 一季中稻和双季晚稻也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 但由于种植面积扩大、技术保障增强等因素 , 今年水稻有望实现丰收 。
早稻生产没有逆转增产的趋势
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表明 , 从目前早稻生产情况看 , 洪涝灾害导致局部地区早稻田块无法及时收获 , 倒伏和穗发芽现象严重 , 单产会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 但得益于播种面积的大幅增加 , 我国早稻实现增产 , 早稻生产没有逆转增产的趋势 。 国家统计局8月19日公布的全国早稻生产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729万吨 , 比2019年增加102.8万吨 , 增长3.9% , 扭转了连续7年下滑的态势 。
——种植面积扩大 。
今年国家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恢复早稻生产 , 休耕和抛荒田块得到全面恢复 , 早稻种植面积大幅增加 , 为总产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 2020年全国早稻播种面积4751千公顷 , 比上年增加300.7千公顷 , 增长6.8% 。 分地区看 , 10个早稻生产省(区)中有7个播种面积增加 。 其中 , 湖南、江西增加最多 , 分别增加131.1千公顷和121.7千公顷 , 增长12.0%和11.1% 。
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表明 , 今年早稻受灾面积虽然比较大 , 但成灾面积和绝收面积要小很多 。 早稻主产区面积大幅增加给早稻受灾腾出了空间 , 为稳定水稻产量提供了面积保障 。
——群体构建合理 。
【人民日报|今年水稻依然有望丰收,种植面积扩大、技术保障增强】今年早稻生长期间 , 前期气象条件总体有利 , 温光水等资源匹配较好 , 秧苗素质好 , 具备丰产基础 。 据农业农村部多点定点调查对比 , 今年早稻平均亩穗数、穗粒数比去年均有所增加 , 结实率和千粒重略减 。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早稻的实割实测抽样调查推算 , 亩产量为383公斤 , 比2019年减少10.5公斤 。
——生产技术保障增强 。
我国超过1000万亩早稻种植的省份共4个 , 广东、广西两省(区)受洪涝影响不大 , 湖南、江西两省受灾较重 , 受灾区域以沿江沿湖地区为主 。 这些区域历史上灾害频发 , 抗灾减灾意识较强 。
王戈介绍 , 近年来 , 随着规模化经营主体增多 , 集中育秧面积不断扩大 , 烘干设备数量不断增加 。 集中育秧大幅度提高了秧苗质量 , 提高了作物本身抵御灾害能力;烘干设备为早稻抢收提供了保障 , 大幅度降低了灾害损失 , 使夺丰收成为可能 。
中稻单产和总产有望与去年持平
尽管洪涝灾害导致南方部分中稻生育进程推迟、无法及时晒田、分蘖受阻等不利情况 , 但王戈表示 , 目前中稻处于苗期 , 后期回旋余地大 , 只要后期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 , 单产和总产有望与去年持平 。
——受灾区域集中 。
我国中稻分布范围广泛 , 从南到北均有种植 , 主要分布在东北稻区、西南稻区和长江中下游稻区 , 2019年种植面积约为3.04亿亩 。 今年灾情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 以湖南、湖北、安徽、江苏4省为主 , 由于该区域中稻正处于分蘖期 , 耐淹性强 , 对整体生产影响程度有限 , 成灾和绝收主要集中在沿江沿河蓄洪区 , 占全国中稻面积比重不大 。
——应对措施及时 。
灾害发生后 , 各地高度重视减灾工作 , 第一时间根据积水情况 , 采用机械排水或挖排水沟等方法 , 排除田间积水和耕层渍水 , 减少积水时间 , 退水之后及时追施速效化肥 , 促进植株恢复生长和高产群体构建 。 中稻生长后期可根据不同种植方式、品种和苗情 , 适当增施钾肥 , 加速籽粒灌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