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8月20日,聂海胜、刘伯明成功出舱,第二次出舱看点一览


航天员|8月20日,聂海胜、刘伯明成功出舱,第二次出舱看点一览
文章图片
航天员|8月20日,聂海胜、刘伯明成功出舱,第二次出舱看点一览
文章图片
航天员|8月20日,聂海胜、刘伯明成功出舱,第二次出舱看点一览
文章图片
8月20日 , 聂海胜、刘伯明执行第二次出舱任务 。 空间站阶段出舱任务难度系数高 , 且工作复杂 。 第二次出舱与第一次有什么不同?又有哪些新看点?
19日 , 航天员为出舱准备完毕 。 目前舱组合体运行平稳 , 具备开展出舱活动的条件 。
进行了哪些准备工作?准备一:天地演练
据央视16日报道 , 航天员和地面指挥部进行了出舱的程序演练 , 同时也进行了机械臂的在轨操作 , 进一步熟悉规范出舱程序 , 使得地面和航天员的配合更加紧密 , 确保万无一失 。
准备二:身体机能检测
航天员要出舱工作长达8个小时的时间 , 为了保证工作状态和航天员的身体状态 。 他们需要在出舱前进行一系列的身体检测 。 这些检测包括肺功能和尿常规等内容 , 帮助航天员在出舱前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
准备三:舱外航天服尺寸进行调整
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吴大蔚表示 , 在出舱前对航天服的尺寸进行了调整 , 因为出舱人员进行了调整 , 所以也更换了使用的航天手套型号 , 并且补充了舱外航天服携带的消耗品 。
日前 , 航天员已经完成了舱外航天服的状态确认 。
此次出舱与上一次有什么不同?【航天员|8月20日,聂海胜、刘伯明成功出舱,第二次出舱看点一览】变化一:每项工作时间分配优化
吴大蔚透露 , 在对第一次出舱进行了详细的数据分析后 , 指挥中心决定不改变出舱程序 , 只对每项工作的时间分配进行优化 , 改善天地工作的方式 , 进一步提高航天员出舱的工作效率 。
据悉 , 这些调整和变化 , 已经提前跟航天员进行了沟通 , 地面工作人员已经向他们讲述了二次出舱工作的核心和要点 。
本次出舱 , 航天员的工作效率更高 , 就工作时长来说 , 提升全景相机的用时比上一次更短 。
同时因为增加了新任务 , 难度系数较上一次有所提升 , 也更加考验地面指挥部和航天员之间的配合 。
变化二:工作内容增加
第二次出舱工作内容有所增加 , 除了抬升一个全景相机外 , 还要安装一套扩展泵组 , 组装舱外工具箱 , 为后续空间站扩展舱段的安装做好准备 。
变化三:出舱人员进行了调整
第二次出舱的人员做了调整 。 吴大蔚表示航天员出舱要达到人员全覆盖的原则 。 第一次出舱任务由汤洪波和刘伯明执行 。 第二次出舱则派出了刘伯明和聂海胜 。
近日 , 刘伯明在舱内加紧机械臂的操作演练 , 确保第二次出舱任务的顺利执行 。
本次出舱都有什么看点呢?看点一:航天员工作距离更远
由于本次出舱任务增加了安装扩展泵组的任务 , 安装地点位于核心舱的尾部 , 所以作业距离更远 , 达到14、15米 , 航天员需要爬行更远的距离 。
航天员控制一个35公斤的立方体 , 安装难度增大 。
看点二:老将聂海胜执行出舱任务
本次出舱任务派出了老将聂海胜 , 他在舱外工作能够更加熟练 , 并且有了前两位航员的出舱经验 , 他在工作时表现得更加自如 。
看点三:上机械臂时间有所提前
舱外工作的航天员 , 提前十几分钟上机械臂 , 较上一次上机械臂用时时间缩短 。
看点四:作业地点位于阴影区
这一次出舱时位于阴影区 , 所以航天员出舱与上一次明亮场景不同 , 一出到舱外就一片漆黑 , 需要打开服装照明灯 。
编辑:李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