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影视剧里的国军和真实的国军,中间差了10086个楚云飞( 四 )


万国采购人家不宰你个天价已经算客气了 。 结果就是 , 钱没少花 , 但只能购置少量先进装备 , 大量部队依旧使用落后的装备 。
著名的整编74师 , 开打两天弹药就打光了 。
(等下你炮弹就不见!)
而最可怕的莫过于 , 整编74师的后勤能力已经是同期国军内最强的了……
装备的后勤成问题 , 士兵的后勤呢?
还不如装备!
且不说能把士兵养得像影视剧中那样红光满面 , 实际上国军士兵常常连吃饱这点基本的要求都无法满足 。
日军入侵前 , 当太平兵的国军 , 待遇还算说得过去 。 彼时一名中校的年收入 , 比四川农村拥有百亩以上土地的地主还要多;少尉的年收入 , 多于小地主;即使是一名上等兵的收入 , 也和耕地在50亩以上的半自耕农相当 。
而同装备供应的情况相似 , 战端一开 , 急转直下 。 国民政府搞不定军工生产 , 更搞不定民生经济 , 只会一招——印钱!法币很快就贱如纸 , 物价飞涨 。
当然 , 也有一个好处——至少工资“涨”了 。 从1937年到1945年 , 国军上将月薪增加208倍 , 二等兵增加128倍 。
而同期的物价 , 涨了2100多倍……
如此窘境之下 , 国军的生活水平可想而知 。
1940年12月 , 国民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战区军风纪巡察团成员何基鸿巡视驻河南渑池县军政部第十八补充兵训练处某连后 , 在对上级的报告中 , 他描述道:
全连七十余人 , 仅有两人无眼疾 , 甚至“多已失明”;每天两餐小米饭 , 询问是否还有其他食物 , 士兵答:这月还吃过两回面条 。
重头戏来了——在被问到能否吃饱时 , 士兵居然异口同声:均能吃饱!
何基鸿在报告中记录当时的场景:“(士兵)言时态度极不自然 , 以官长在旁 , 有苦不敢言耶?”
长官在旁边虎视眈眈 , 你敢说个“吃不饱”试试……
1944年 , 一位美国专家曾为国军各部队的1200名士兵进行体格检查 , 结果发现57%的受检者营养不良 。 加上卫生、医疗设施的缺乏 , 使得士兵极易罹患眼睛干燥症、砂眼、各种皮肤病、贫血症和寄生虫感染 。
而著名的“远征军”已经算是抗战时期国军待遇最好的部队了 , 但听听远征军老兵的描述:
“部队伙食很好 , 当时部队给士兵发维生素片补充能量 , 吃一片可抵一餐……”
国军内部官兵不平等是普遍现象 , 在淮海战役中 , 解放军区分俘虏的国民党官兵身份的土办法中 , 就有一条是看他们吃饭的表现:
开饭时炊事员把饭桶拿出来 , 放到操场上 。 开饭哨子一吹 , 那些斯斯文文端着架子的 , 一般是军官没跑了;士兵就不一样了 , 呼啦啦上来抢饭吃 。
比明面上的待遇差异更可怕的 , 是国军内部那些潜规则 , 尤其是克扣军饷 。 这个问题由来已久 。 比如这张红军给“国军兄弟”的宣传单:
“广东军队的士兵兄弟们!广东一块大洋是值小洋一块二毫五 , 江西一块大洋是值一块一毫五 , 你们官长把广东大洋按江西小洋价算成江西大洋 , 又按广东小洋价钱折成广东大洋发给你们 , 这样他们在一块钱可以扣得两毫子 。 你们一个月十块钱饷 , 又被官长扣去一块多了……”
那共产党这边的队伍呢?
共产党整体来看 , 处境之险恶、状况之困难 , 远甚于国军 。
但是 , 从红军时期开始 , 部队就实行军事民主 , 讲究官兵平等 , 老总也跟你新兵蛋子一起吃苦 , 每天花多少钱买了多少菜都清清楚楚 , 有物资有食品大家都有份 , 吃多好不敢说 , 但是顶饱这方面还真就比国军强 。
(老总也不给你搞特殊)
二来 , 其实共产党搞经济的能力很强 , 国民党面对日寇入侵 , 只会狂印法币放任物价飞涨 , 但在敌后边区政府的货币币值是很稳定的 , 这一点甚至日军都知道 , 更愿意搞点“保值”的边币来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