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十二年|建文帝不用,姚广孝:若用,朱棣就完了,朱元璋留的奇才

建文帝刚即位 , 就准备对他的那些叔叔下手 , 强力削藩 。 一位大臣秘密上疏 , 说了一段几乎可以改变明朝历史的话 。
读史十二年|建文帝不用,姚广孝:若用,朱棣就完了,朱元璋留的奇才
文章图片
建文帝他在奏疏中说:“燕王朱棣智谋绝伦 , 而且有雄才大略 , 很像刚过世的太祖皇帝 。 北平的地势险要 , 兵精马壮 , 是金朝和元朝的兴起之地 。 为今之计 , 最好是把朱棣改封到南昌 , 万一有变 , 也容易控制 。 您要当机立断啊!”这位上书的大臣就是户部侍郎卓敬 。 他是曲线削藩派的代表人士 , 并不赞成严厉削藩的政策 , 认为从当时的形势来看 , 不宜采取过于激进 , 否则会为朱棣造反留下口实 。
读史十二年|建文帝不用,姚广孝:若用,朱棣就完了,朱元璋留的奇才
文章图片
明成祖画像
据《明史》记载 , 他的原话是:燕王智虑绝伦 , 雄才大略 , 酷类高帝 。 北平形胜地 , 士马精强 , 金、元年由兴 。 今宜徙封南昌 , 万一有变 , 亦易控制 。 夫将萌而未动者 , 几也;量时而可为者 , 势也 。 势非至刚莫能断 , 几非至明莫能察 。
卓敬的这个计策非常高明 , 既维护了叔父之情 , 又削弱的朱棣的力量 , 且很有可行性 。 按照这个办法实行 , 朱棣不好反对 , 也能为朱允炆争取更多的人心 。 很多人说 , 朱允炆之所以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朱元璋杀功臣太多 , 以至于燕王起兵时 , 朝中无人能够震慑 。 这话有一定的道理 , 但朱允炆最主要的还是败在策略上 。 如果他能及时采用卓敬的计谋 , 可能就不会失败 。 这一点 , 朱棣的靖难第一功臣姚广孝看得很清楚 。 建文四年 , 朱棣作为胜利者杀到南京 , 杀掉了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卿黄子澄、文学博士方孝孺 , 卓敬也被逮捕 。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 朱棣对卓敬曾向建文帝献计徙封南昌一事深恨不已 , 怒骂他离间皇家骨肉之情 。 卓敬说:可惜先帝没有听从我的建议 。 (惜先帝不用敬言耳!)明成祖大怒 , 但由于爱惜他的才华并不没有杀他 , 而是安排说客以管仲、魏征的故事进行劝说 , 希望他能为新朝效力 。 卓敬不为所动 。 即便此时 , 明成祖依然不忍杀他 。
“黑衣宰相”姚广孝进言:“敬言诚见用 , 上宁有今日?”
意思是说:如果卓敬的计谋被建文帝采用 , 哪里还有皇上您的今天啊!此人决不可留!
读史十二年|建文帝不用,姚广孝:若用,朱棣就完了,朱元璋留的奇才
文章图片
姚广孝朱棣最终下定决心 , 将卓敬处死 , 诛其三族 。 高晓松曾在节目中说:明朝是一个“三无”王朝 , 即无明君、无名将 , 无名士 。 在笔者看来 , 卓敬就是明初的名士 , 朱元璋为建文帝留下的一位奇才 。 他才华出众 , 品行高洁 , 凡天官、舆地、律历、兵刑诸家无不博究 , 以至于在去世后明成祖感叹:“国家养士三十年 , 惟得一卓敬 。 ”到了万历皇帝时期 , 特意为卓敬修墓建祠 。 如今 , 在卓敬的老家温州瑞安还有卓敬路、卓公祠、卓敬陵园 。
读史十二年|建文帝不用,姚广孝:若用,朱棣就完了,朱元璋留的奇才
文章图片
【读史十二年|建文帝不用,姚广孝:若用,朱棣就完了,朱元璋留的奇才】卓敬陵园明朝是一个让人印象十分深刻的王朝 。 实际上 , 在大明王朝 , 还有很多像卓敬一样的名士 , 如于谦、王阳明、解缙等 。 至于明君、名将自然也不少 , 朱元璋、朱棣、朱瞻基、徐达、戚继光、李如松、袁崇焕等牛人 , 放到其他任何朝代 , 一点也不逊色 。 点击阅读精彩内容:落马官员九个私生子只有三个是亲生 , 谁敢嫖“公安厅长”的女人?
读史十二年|建文帝不用,姚广孝:若用,朱棣就完了,朱元璋留的奇才
文章图片
关于明朝的描写 , 笔者觉得要数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最为精彩 , 更客观些、更符合历史 。 在当年明月的笔下 , 历史人物不再是一个刻板的名字和符号 , 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 历史事件更是跌宕起伏 , 叫人读来欲罢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