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历史很久,但中国钓鱼文化很短,请善待我们钓鱼人( 二 )


钓鱼在中国 , 从古到今 , 其实是从高端走向低端 , 从小众到大众的一个路线 , 毕竟从古到民末 , 捕鱼多是贫苦百姓 , 但钓鱼这事则多是高雅之士的行为 , 截止到民国结束之前;
不客气的说 , 钓鱼是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 , 仅局限在士这个社会阶层专属的运动 , 就如同现在一样 , 骑马、游艇、高尔夫是有钱人或者贵族阶层的运动项目;
到了现代 , 国家富足 , 国民经济收入显著提升 , 加之中国大范围禁猎 , 钓鱼这项门槛不高 , 投入不高的运动 , 自然就跌落士族神坛 , 被广大平民百姓所接受;
这就如同日本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时期 , 高尔夫球这种贵族运动 , 很快就在日本的中产阶级中得以盛行 , 是一个道理;
但是 , 不可否认的是 , 正因为钓鱼运动的门槛低 , 偏偏国内的钓鱼文化没有成型 , 而政府部门又没有做合理的监管、引导 , 纯属放任自流 , 所以国内的钓鱼文化 , 表面看是没有文化 , 其实就和没文化一样;
不仅充斥了急功近利的思潮 , 素质和行为上 , 也确实和正规的体育运动有明显的区别 , 所以脏兮兮、满身鱼腥味 , 似乎就成为钓鱼人的一个标签一般;
但是 , 随着国内钓鱼人平均文化素养水平的不断提高 , 以及国民收入越来越高 , 各种国外钓鱼文化和国内钓鱼领域的碰撞日趋明显 , 想必用不了多久 , 中国所独有的钓鱼文化 , 也不再是遥遥无期了;
第三种 , 以猎奇、奇欲为主的猎杀行为 , 纯属心理上的需求
弓弩、弹弓、可视锚鱼等行为 , 凡是喜欢这一类行为的所谓捕鱼人 , 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 都是不差钱的主;
别小看这一类设备 , 少则百十元 , 多则几千元一套 , 而此类设备 , 更新换代也很快 , 往往一套设备用不了多久 , 就会出更好用、更贵的系列出来;
而用这些设备捕鱼 , 几乎目标都得是个头大、体型大的鱼种 , 因为小鱼也根本射不到、锚不着啊 , 那么这类捕鱼人 , 其实主要追求的是一种猎杀的刺激感;
前文我们说了 , 先民在远古时 , 为了生存 , 和天斗 , 和地斗 , 猎杀这种行为 , 就刻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遗传基因中;
没有条件也就罢了 , 有条件的 , 在不违法的前提下 , 谁都会因为骨子里欲望 , 从而滋生出猎杀低等动物的冲动 , 不客气的说 , 这一类捕鱼人 , 其根本目的就不是为了射中的渔获;
而是享受捕捉猎物并射杀猎物 , 甚至将猎物通过朋友圈、自媒体的展示 , 达到自我价值体现的一种满足 , 从心理学上 , 这种现象并算疾病 , 但是非常符合地球雄性生物普遍的潜意识表现欲望;
即越强大 , 就越能占有充沛的资源 , 如孔雀开屏 , 如公狮争夺配偶权一般 , 只不过人类有社会意识和社会规范及法律来约束和压制 , 加上国内禁猎 , 所以用弓弩、弹弓、可视锚鱼设备等器具来辅助 , 对大体型鱼种进行猎杀 , 就称为自我心理满足的一种方式了;
那么经过如上的分析 , 不难发现 , 钓鱼这项运动 , 其本身和社会及社会所属的群体 , 并不存在割裂行为 , 甚至会因为门槛低 , 很受大众的欢迎 , 那么 , 这种割裂 , 其实主要还因为这么几个因素:
一、钓鱼圈子的排他性
什么是钓鱼圈子的排他性呢?其实主要表现为各种莫名其妙的圈内语 , 迄今为止 , 谁最先引导这种类似黑话、行话的行为 , 已经不可考究 , 但是影响真的很糟糕;在黑坑圈子里尤为明显;
因为这种明显和社会主流交流语言割裂的行为 , 不仅没有把钓鱼人彰显得和普通人不同 , 反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 显出了一股非主流的泥石流气息来;
别说什么外国钓鱼文化 , 总有很多专有名词 , 这种行业名词 , 在国外是有传统的 , 但是在国内 , 除了行话和黑话 , 这种专有的语言词汇 , 往往是下九流行业才会使用的 , 所以 , 当钓鱼圈子里的俗语出现的那一刻 , 钓鱼这项运动 , 就已经被打到下九流的行业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