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邙山上埋忠骨|身份比举人高,衙门师爷反而地位卑贱?,古代农民是上流人士
前段时间听评书 , 回忆起了"下九流"这个略微带有年代感的词汇 , 现在人们在日常交流中几乎已经不再说这个词语了 , 不过听相声的时候时不时还是会听到 。
文章图片
其实如果仔细查阅相关的资料 , 你会发现 , 古代文化人眼里的"三教九流"跟我们一直以来认为的 , 似乎还有点差别 。
三教九流
三教九流这个词语在古代是用于形容整个社会的各行各业 , 是各界五花八门职业的统称 , 但是不知是怎么流传的 , 在现代有的时候听上去就似乎有一种鄙视的含义 , 有可能是我看的小说作者水平不高吧 。
其实这个词本身是一个中性词语 , 词性算是一个名词 , 不带有任何不好的含义 。
三教九流中"三教"就是儒道佛 , 属于特殊职业 , 而后面的"九流"就是指我们凡人老百姓的各种各样的职业 , 也是因为历史不断地发展 , 行业也越来越多 , 所以逐渐引申出了更加详细的划分 。
文章图片
西汉的《七略》中将"九流"分为上中下27种职业 , 外加"五行"和"八作" , 而当时诸子百家的学说非常多 , 于是《七略》又将学说归类为"九流十家" , 这两种"九流"虽然名字一样 , 但是意义并不完全相同 。
九流十家是指当时的思想家开创的思想 , 比如儒家、法家、墨家、纵横家等等 , 这些学者的思想被称为是九流 , 另外再加上"小说家"凑够了十家 。
而三教九流则是将人们的职业进行细细的规划 , 上九流中有帝王、文人、农民、商人等等 , 中九流有医生、僧人、道士等等 , 不过下九流就比较奇特了 , 这"最下等"的九种职业是:师爷、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时妖、盗、窃、娼 。
文章图片
单从分类来看 , 农民在上九流中 , 而衙门的差人和师爷却在下九流里面 , 这就很有趣了 。
我们对古代官员可能存在的"误解"
古代社会模式非常落后 , 以至于经常出现官员残害老百姓的事情 , 其中老实巴交的农民、小本生意的小摊贩过得都很不容易 , 这一点在影视剧中表现得很明显 。
即使是在很多比较富庶的朝代 , 比如影视剧经常选用的康雍乾时期、武则天时期 , 两宋时期 , 老百姓依然过得非常惨 , 从来不敢靠近官差和衙门 。
但其实看看"三教九流"的划分就知道 , 在一般情况下 , 其实官员并不敢惹农民 , 古代民以食为天 , 官员若是惹得一方百姓连天叫苦 , 影响了粮食产量 , 官员给皇帝是没法交代的 。
文章图片
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 , 向来是地方官和差役欺压农民 , 但其实在一些正常的朝代他们并不一定敢这么做 , 而且如果某年收成不好 , 官员就需要赶紧舍粥赈济 , 不敢饿死人 , 不然如果被巡查的官员知道了 , 回头就要被参一本 。
地方官员之所以被称作是"父母官" , 就是因为朝廷给他们这么多硬性指标 , 并且要求官员所管理的地区什么事情都不准发生 , 因此官员平时还是需要和所管辖的人民搞好关系的 , 就算不搞什么美名 , 起码也不敢作恶 。
宋朝更是开启了越衙上告的通路 , 以前农民如果要告官员 , 自己先要挨一顿板子 , 而且很容易被官员藏匿不报 , 将事情压下去 , 而宋朝的官员基本上都很昏庸 , 于是宋皇开辟了越衙门上告的"快捷通道" , 允许底层人不断上告并且不受惩罚 , 但因宋朝的官员制度不行 , 所以这个贴心的通道开了也跟没开一样 。
文章图片
作为上九流的农民 , 其实如果出生在一些比较好的时代 , 还是比较快乐的 , 官员不会欺负人 , 遇到天灾人祸的大麻烦时父母官还得管 , 上面派来巡查情况的官员也尽职尽责 , 闹了什么灾的话就去衙门指定地点每天领吃穿用的东西 , 也不算太差 , 这样"官怕民"的时代也是真实存在的 。
- 十三姨说历史|他看清宋江本质,结果最先离开梁山得以善终,梁山上最为神秘的好汉
- 悠萌影视|始皇陵中有多少吨水银?考古学家:你看山上石榴树就知道了
- 明月觅飞燕|朱由检为什么会选择放弃半壁江山而在煤山上吊?真实情况让人心疼
- 历史黄土|并非杨志、卢俊义,而是大家都熟悉的此人!,梁山上最为命苦的好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