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刘统勋一个小官,上了两道奏折,为何乾隆就罢免了张廷玉、讷亲


乾隆|刘统勋一个小官,上了两道奏折,为何乾隆就罢免了张廷玉、讷亲
文章图片
乾隆|刘统勋一个小官,上了两道奏折,为何乾隆就罢免了张廷玉、讷亲
刘统勋是清朝时期少有的 , 能够担得起“股肱之臣”之名的大臣 。 自乾隆朝开始 , 刘统勋历任刑、工、吏三部尚书 , 后来又升任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 。 在四十多年的从政生涯中 , 刘统勋在吏治、军事、治河等方面功勋卓著 。 甚至连他死的地方 , 也是在上朝的途中 。
(刘统勋画像)
那么 , 这位勤政的贤臣 , 到底有着怎样的一生呢?
刘统勋生于陕西汉中的官宦之家 。 其祖父刘必显是进士出身 , 曾担任户部广西司员外郎 。
而他的父亲刘棨也是康熙朝的进士 。 在刘统勋出生的那一年 , 刘棨正担任宁羌州知州 , 后来又成为了四川布政司 。 由于家庭环境优越 , 刘统勋自小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 饱读圣贤书 。
25岁那年 , 刘统勋考中雍正朝的进士 , 被安排到了翰林院负责编修的工作 。 在整个雍正年间 , 刘统勋历任南书房行走、上书房行走等职务 , 并没有得到太大的重用 。
乾隆二年 , 刘统勋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 , 升任为刑部侍郎 。 正当他即将有所作为之际 , 刘统勋的母亲却突然去世 , 他只得辞官回家 , 为母亲守孝三年 。
刘统勋真正名震朝野 , 是在乾隆六年 。
当时刘统勋刚刚守孝期满 , 被朝廷任命为左都御史 , 主要负责监察朝廷官员们的言行 。 在职一段时间后 , 刘统勋向乾隆皇帝上书称:“大学士张廷玉已经历经三朝重用 , 誉满朝堂 。 但在目前的朝廷中 , 张、姚两家缙绅望族互相通婚 , 在为官举荐中常常是互相包庇 , 沆瀣一气 。 近年以来 , 民间已经出现了不少责备张廷玉的声音 。 所以请皇上在三年之内不要提拔重用张廷玉 , 以免他晚节不保 。 ”
(乾隆皇帝画像)
就在乾隆皇帝刚刚收到奏章 , 思考如何处理张廷玉问题的时候 。 刘统勋的第二份奏章又送到了 。
在第二份奏章中 , 刘统勋又指责尚书讷亲在管辖吏部和户部的过程中 , 完全听不进他人的意见 , 将吏部和户部搞成了一言堂 。 请求乾隆皇帝指正讷亲的错误 。
在收到第二份奏章后 , 本来还犹豫不决的乾隆皇帝瞬间打消了所有的疑虑 。 在他看来 , 如果讷亲和张廷玉没有犯下这些错误 , 像刘统勋这样的小官是断然不会上书直谏的 。
随后乾隆皇帝在第二天朝会中罢免了张廷玉和讷亲的职务 , 并将刘统勋直谏两人的奏章进行了公示 , 鼓励众官向刘统勋学习 。 此事让刘统勋在朝中名声大震 , 他也随即开始得到乾隆皇帝的重用 。
也正是因为刘统勋敢于直谏前朝两大元老 , 当时的贪官们每每听到刘统勋的名字便头痛欲裂 。 而刘统勋为了彻底打击贪腐现象 , 更是亲自向乾隆要求去地方上出差 。 凡刘统勋所到之处 , 当地贪官 , 一个也跑不掉 。
乾隆十一年 , 刘统勋出任了漕运总督 , 开始负责督修河道的工作 。 此后的二三十年中 , 刘统勋曾多次主持疏通河道和治水问题 。 在他当官的绝大部分时间里 , 刘统勋几乎都是在进行治水的工作 。
最为难得的是 , 刘统勋并非是一个只出工不出力的官员 。 他所治理的各种水患、负责疏通的各路河道 , 在经过他的治理后 , 基本上就很难再出现问题 。
(张廷玉画像)
在治水的过程中 , 刘统勋还顺手解决了一大帮贪官污吏 。 比如刘统勋有好几次抵达水患灾区时 , 当地的官员都会向他抱怨物资不足 , 无法阻挡水患 。 最为典型的是 , 河南符祥的黄河决堤后 , 当地官员竟然哭诉说刁民太多 , 干草根本收不上来 。
刘统勋觉得奇怪 , 微服私访进行调查 。 结果一查才发现 , 百姓们的干草多的是 , 但官府在没有收到好处费的时候 , 压根就不收这些干草 。 百姓的干草卖不出去 , 黄河的水患也就治理不了 , 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