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微信「拍一拍」可以撤回了,我们终于能告别「社会性死亡」了吗?


微信|微信「拍一拍」可以撤回了,我们终于能告别「社会性死亡」了吗?
文章图片
微信|微信「拍一拍」可以撤回了,我们终于能告别「社会性死亡」了吗?
文章图片
微信|微信「拍一拍」可以撤回了,我们终于能告别「社会性死亡」了吗?
文章图片
拍一拍 , 可能是微信历史上最简单又最具争议的功能 。
它有多简单?张小龙说 , 它只用了一行代码 。
它有多具争议?在每个涉及到 #拍一拍# 话题的微博下 , 几乎都能看到愤怒地要求取消这一功能的评论;但另一厢 , 「有什么好的拍一拍尾巴推荐?」在知乎上又是一个有近五百万人浏览的热门问题 。 有人恨它恨得牙痒痒 , 有人又玩得不亦乐乎 , 可以说 , 拍一拍佐证了「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
从 6 月 17 日上线当日起 , 就有许多人预言「拍一拍」会像「朋友圈评论发表情包」一样光速下线 , 在三天一翻新的互联网记忆中被迅速遗忘 。 可两个月过去了 , 拍一拍竟然坚韧地保留了下来 。 新鲜劲儿消退以后 , 大家也逐渐接受了这一功能 , 学会了怎样「恰到好处」地拍朋友们 。
这段时间里 , 微信团队也对「拍一拍」进行了优化 。 包括支持自定义后缀、拍一拍后弹出气泡提醒 , 以及今天刚刚上线的「2 分钟内撤回拍一拍」功能 。 但这似乎还不足以平息人们的不满 , 在爱范儿的微博下 , 热评依旧是「能不能把这个功能删了?」
这种两极分化的态势会令人感到疑惑:「拍一拍」到底是精妙的社交构思 , 还是失败的多此一举?
微妙的社交空间 就个人看来 , 「拍一拍」是个很棒的功能 —— 它拓展了社交互动的可能性 。
按张小龙的说法 , 它能让微信上的朋友「像蚂蚁一样打招呼」 。 也就是说 , 它在数字空间中提供了一种「触觉」的替代品 。
在「拍一拍」诞生之前 , 想要指定某个朋友来谈论特定话题 , 要么直接叫 Ta 的名字 , 要么使用「@某人」的功能 , 但这两者都显得过于正式 , 暗含着一种「我想跟你认真说说这事」的态度 , 因此「@某人」实际上更适合在工作场合使用 。
而「拍一拍」通过对触觉的仿真 , 创造了更加非正式、更亲昵和更有嬉戏玩闹气质的打招呼方式 。 这其中的微妙之处从「拍一拍」的英文翻译中就能看出些端倪:在初始版本中 , 微信语言为英语的用户会看到「拍一拍」被翻译成了「nudge」 , 也就是「用胳膊肘轻轻碰一下」的意思;但更新到新版以后 , 会发现微信团队将翻译改成了「tickle」 , 亦即「挠痒痒让对方发笑」 。 看起来 , 微信想让我们以一种更加亲密的态度来使用「拍一拍」功能 。
关于「拍一拍」的非正式性还能再举个例子:在那些玩得好的朋友组成的群聊里 , 你可以毫无来由地将所有人都拍一遍 , 但其他人想必也不会因此感到困惑 —— 他们会反过来拍一拍你 。 没有任何可见的意义 , 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大程度上正是靠这种「无意义」的触碰维持的 。 在「拍一拍」的互动里 , 每个人都可以没有压力地一起找乐子、一起犯傻 , 人们也得以用更轻松的方式沟通 。
相反 , 如果你一大早把群友都 @一遍 , 那么其他人可能会误以为你打算商讨下次活动的行程 , 或者让大家记得 AA 上次吃饭的钱 , 这便是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的区别 。
非正式性也赋予了「拍一拍」在另一个方面的潜力 —— 事实上很多人已经亲身实践过了 —— 那就是关于身体和性的谈论 。 社会文化规范使得与身体相关的词语带有轻微的禁忌性 , 促使这些话题在正式的语场下隐没 。 不过 , 「拍一拍」正好代表了「不正经」的话语场合 , 这给了很多人放下负担 , 通过修改后缀「开车」的机会 。 朋友之间可以随意地「拍拍屁股」、「拍拍 36D」、「拍拍脑壳」 , 正是因为「拍一拍」本身就意味着「我在开玩笑 , 别往心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