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极体|芯片破壁者(十二.上):“大头儿子”模式下的韩国半导体( 四 )
所以 , 在回溯历史的时候 , 我们也必须对一些无法复制的成功予以扬弃 , 保留那些历久弥新的经验教训 。
从韩国半导体的上位中 , 会发现几个至关重要的保障:
1.长久持续的产业政策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鼓励企业创新的HCI振兴计划 , 80年代解决1M到64M的DRAM芯片核心基础技术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共同开发计划》 , 再到韩国进入第一梯队后的“BK21”及“BK21+”等人才/技术计划 , 以及后来21世纪为了强化竞争优势 , 所推出的《新一代半导体基础技术开发项目》《半导体设计人才培育项目》、2016年“半导体希望基金”、2018年半导体研发国家政策计划……
在历史上 , 韩国政府也曾遇到过因国际局势冲突而改变政策的情况 。 比如80年代初期韩国对美国的贸易从逆差转为顺差 , 就引发了美国要求韩国取消对特别产业的优惠政策、开放市场等要求;内部政权更迭期间 , 为了确保高新技术产业和大型企业的发展 , 也允许韩国企业从海外金融机构融资 。
可以说 , 在不同的国际局势和产业环境中 , 即使韩国成为半导体强国以后 , 政府也一直在用政策和资金引领着产业发展的大方向 , 是名副其实的掌舵人 。 一以贯之的政策扶持与国家意志 , 成为韩国半导体企业能够不断发展、持续稳定投入的前提 。
文章图片
2.独立自主的产业目标
如果说早些时候韩国半导体的中高低端产业结构还存在“大头儿子”问题 , 那么发展到后期 , 韩国基本已经形成了一体化、全产业链发展的模式 。
这种局面的出现 , 与韩国一开始就专注于独立自主的研发与产业发展目标不无关系 。
1974年三星半导体前身成立 , 就收购了一家由回国留学生创立的垂直一体化企业 , 具备了晶体管、电子手表用芯片等非存储器产品的一体化生产能力 。
随后的1982年 , 韩国政府也出台了国内半导体产业扶持计划 , 要求国内民用消费电子产品需求和生产设备完成进口替代 , 实现完整的国内自给自足的目标 。 在产业制度上 , 也原则上不鼓励合资政策 , 防止太依赖于国外的技术 。
国产化替代的目标 , 让韩国半导体内需市场进入成长期 , 也鼓励了许多企业进入半导体产业 , 通过设计、制造、加工、封装、运输等每个环节都精细分工 , 从而建构起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
比如以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为龙头 , 背后有两万多家大中小型配套企业 , 数量庞大的企业涌现 , 催生出了龙仁、水原、华城、利川等多个半导体产业城市群 , 也确保了韩国半导体的快速发展 。
可以看到的是 , 今天中国尽管在某些领域 , 比如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封装等的一些环节能够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 但生产设备、基础材料、IC制造等完整环节布局以及整体质量 , 都是存在缺位的 。
文章图片
3.内外夹攻的人才网罗
一个正确的废话是“半导体产业最后都是人才的战争” 。 要保持技术快速发展、更新甚至弯道超车 , 人才的储备与引进就至关重要了 。 道理大家都懂 , 但具体怎么做呢?
韩国在半导体研发中 , 从上世纪开始就充分利用了与旅美科学家、工程师的联系 , 从他们那里拿到了专利授权乃至产业情报 , 快速获得了技术发展所需的显性与隐性知识 。 政府提供住宅、汽车、高薪等优厚待遇吸引在海外获得学位的人才 , 许多曾在欧美国家留学的韩国学子也陆续回国 , 进入国立研究机关 , 以及三星、SK海力士这些半导体大企业 。
本世纪甚至还试图与“亡国灭种”之仇的日本半导体产业握手言和、搞共同研发 。
除了加强外部合作 , 韩国在国内人才培养上 , 从1999年就通过“BK21”计划 , 对580所大学或研究所发起了专项支持 , 由此掀起了一场半导体专业热 , 后来为半导体企业输送了大批技术人才 。
- 芯片|我国开始技术封锁!除量子密码以外,还有一项让美国憋屈十几年
- 芯片|美国的芯片“圈套”被破解,华为突破重围,光刻机不再是“软肋”
- SKR科技|高通、联发科相继出手,不再坐以待毙?就芯片问题
- 台积电|可以放心了!台积电立了大功,华为麒麟芯片传来好消息!
- 忧家娱乐|前辈价格暴跌惹众哄抢,华为mate40用顶级旗舰芯片
- 芯片|麒麟9000芯片库存数量再曝光! 全球限量版:Mate40首发
- 功夫财经|猪肉也被人卡脖子了,种猪大危机:和芯片一样
- 数码科技大爆炸|台积电断供华为芯片开启倒计时!已不足10天:华为多位高管表态
- 长城宽带|如果中国所有国产手机,都抛弃高通芯片,那会造成怎样的局面?
- 宝石流云|迈入芯片强国吗?,中国光刻机明年可以达到世界较为先进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