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东汉才女蔡文姬,被匈奴掳走12年只是她凄凉生活的一部分( 三 )


他对文姬呵护有加 。 一个爱情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 那种在任何时候、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有可能发生的爱情故事 。 这对十二年来从未获得过爱情的文姬来说 , 这温情犹如旱地中的露水 , 一点点地浇灌着她早已枯萎的、死去的心 。
这简单的、命中注定的爱情 , 既不伟大也不惊人 。 爱总有它特殊和个别的一面 , 相对于泥土般平凡的人生 , 爱就是一个奇迹 。 婚后第三年 , 不想董祀犯了法被判死刑 , 蔡文姬一生命运多舛 , 这个不幸的消息无疑又一次让她的心沉入了冰窟 。
悲剧仍不可避免地到来 。 这仿佛是她的命运 。 她还会看到别的命运和结局吗?蔡文姬不愿 , 也不忍看到她的亲人再次死去 。 这也是大多数人面对死亡时的本能反应 。 毕竟人只能活一次 , 而死亡必将人之所有剥夺 。 蔡文姬为救丈夫 , 决定亲自冒死去向曹操哀求 。
曹操是她父亲蔡邕生前极好的朋友 , 他不仅有着“对酒当歌 , 人生几何”的男人的豪迈 , 而且还十分重义爱才 。 文姬流落西域十二年 , 曹操不惜重金用金璧赎她归汉 , 想到这一点 , 她的心似又重现了一线生机 。 当时曹操正在招待远方驿使 , 见文姬蓬头徒行 , 一进门便向他叩头请罪 , 苦苦哀求 , 听之令人动容 。
曹操见她如此赤诚 , 长叹一声:“你过去和现在的遭遇我都十分同情 , 但处死的公文已发 , 有什么办法呢?”文姬央告说:“明公有好马万匹 , 勇士成千 , 何不派一骑士快马加鞭去救董祀临死之命呢?今天明公之为 , 文姬将感激不尽 。 .”董祀就这样被曹操破例赦免了死罪 。 曹操下令追董祀而归后 , 又问文姬:“我听说你父亲生前有许多的著作 , 你能回忆起来吗?”文姬回答:“尊父生前著书四千多卷 , 都已失散 。 现在我能背四百多篇 。 ”曹操听了大为欣悦 , 立即命人为她备好缮书狼毫 , 请她追忆其书 。 两年之后 , 文姬写下《续汉书》 。
曹操望着蔡文姬离去的背影 , 久久不语 。 文姬在胡之事他是了解的 。 但她归汉后 , 从不在他和任何人面前提起在西域的遭遇 。 蔡文姬在后来所作的《诗二章》中的诗是解曹操疑问之答案:“流离成鄙贱 , 常恐复捐废 。 ”文姬或许明白 , 这两句诗对自己 , 对他人意味着什么 , 也许既是一种忘却 , 也是一种自我激发吧 。 她的笔下有针 。 我可以想象出 , 深夜中她在窗前站立的身影 。 站在窗前 , 凝视这个世界、他人、自己 , 有一种东西在慢慢苏醒 。 那是春天薄雾的清晨 , 恍惚中 , 一个女声在缓慢、悠长地轻唱 , 那持续的声音 , 诉说着苦难、哀愁、命运永恒的焦虑 。 它们束缚、缠绕、轮回、自由 。 始终存留在记忆中 。 那是历史真实的延续 。 直到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