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人士说文史|对话齐宣王,并不适合春秋战国,孟子如何选择民权?游说魏惠王( 二 )


文章图片
而得到了这两个答案 , 孟子开始列举魏国的现实情况了 。 他说当时的魏国是统治者 , 厨房里有肥肉 , 马厩里有骏马 , 但老百姓却是脸上有菜色 , 田里有尸体 , 这等同于率领野兽来吃人 , 可是兽类相残人类尚且厌恶 , 一个人主持国家的政治却率领野兽来吃人 , 又有什么资格做这个国家的君主呢?所以 , 如果不能够改变这样的现状 , 那么就请你下台 。 这一番话说的魏惠王哑口无言、目瞪口呆 。
孟子与齐宣王对话
当然 , 仅凭这一个例子 , 并不能说明孟子非常注重民权 , 我们接下来再来看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 。 有一次孟子问齐宣王说 , 如果有一个人要出差 , 将自己的老婆孩子托付给朋友 , 但当这个人回来的时候 , 却发现自己的妻子孩子都在挨饿受冻 , 对于这样的朋友应该怎么办呢?齐宣王说:弃之 。
孟子再问 , 如果一个长官管理不了自己的部下 , 那又该如何呢?齐宣王说:易之 。 孟子又问 , 如果一个国家的政治搞不好 , 那统治者又该如何处理呢?而齐宣王听到这个问题才忽然惊觉自己已经中计了 , 于是“王顾左右而言他” , 把脑袋别到一边 , 看着随从们说别的了 。 可见 , 在孟子看来 , 一个君主如果没有办法为自己的平民百姓谋取利益 , 没有办法保证民权 , 那么这个君主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
资深人士说文史|对话齐宣王,并不适合春秋战国,孟子如何选择民权?游说魏惠王
文章图片
君主不合格 , 大臣要极力劝谏 , 若不改 , 人民有权力革命
而看完了上述两个例子 , 我们再来分析孟子对于民权和君权的态度 。 孟子认为 , 在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当中 , 有与王室同宗同源的公卿 , 也就是所谓的贵戚之卿 , 也有是与王室同宗同源的公卿 , 叫作异姓之卿 , 这两种人是不一样的 , 但是却并不影响他们殊途同归 。
如果是同宗的贵戚之卿 , 那么当君主有了过错的时候 , 他们就必须要极力劝阻 , 所谓:君有大过则谏 , 但是如果反复劝阻君王还不改 , 那么就只能:易位 。 而对于异性之卿 , 当君主有了过错 , 也一样要劝谏 , 但如果反复劝谏君主却得不到回应 , 那么就只能离开这位君主 。
资深人士说文史|对话齐宣王,并不适合春秋战国,孟子如何选择民权?游说魏惠王
文章图片
虽然这两种人最终的行为方式不同 , 但都是要抛弃一个不合格的君主 , 让他去做孤家寡人 , 甚至让他去做孤魂野鬼 。 所以 , 这也就凝炼出来了孟子的一个主张 , 那就是:如果君主不合格 , 那么人民就有权力革命 。
一个合格的君王 , 首先要保证民权
这一观点是孟子实实在在说过的话 , 而他对于这一观点的论述 , 也记录在《孟子见梁惠王下》一篇当中 , 这是孟子对于民权的一种肯定 , 也是他为人民谋取利益的一种行为方式 。 对此 , 孟子也举过一个例子 , 他说:贼仁者谓之贼 , 贼义者谓之残 , 就是说 , 破坏“仁”的人叫做贼 , 破坏“义”的人叫作残 , 而如果一个人贼仁残义 , 那么这个人就是独夫 , 所谓:残贼之人 , 谓之一夫 。
而像是夏桀、商纣王这样的人 , 就是独夫 , 他们对天下不仁义 , 他们没有办法保证民生 , 没有办法为自己的平民百姓谋取利益 , 他们只是应用自己手中的权力 , 不断地压榨平民百姓 , 所以 , 商汤作为夏桀的臣子 , 可以推翻他的统治 , 周武王作为商纣王的臣子 , 他也可以推翻商纣王的统治 , 这叫做打败独夫 , 不叫弑君 。
资深人士说文史|对话齐宣王,并不适合春秋战国,孟子如何选择民权?游说魏惠王
文章图片
由此可以看到 , 在孟子的观念里 , 一个合格的君主首先要会保障民权 , 要会安定民生 , 如若不然 , 这位君主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君主 , 也没有资格做这个天下的主人 , 只能够被推翻 。
民权是建立在道德基础上的
可是对于这一现象 , 很多人也会有疑问 , 那就是为什么孟子如此主张保证民权 , 却没有看到孟子与平民阶级过分亲近呢?也没有看到平民阶层对孟子过于推崇呢?其实 , 孟子虽然主张保障民权 , 但这种保障民权是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的 , 儒家人讲的道德是双向的 , 也就是说 , 讲究道理的同时 , 也要讲究仁慈 。 比如 , 作为君主的要仁义 , 作为臣子的才会忠诚 , 做父亲的要仁慈 , 做儿子的才会孝顺 , 这都是对等的行为 , 放在君权与民权当中也是这样 , 君主要学会保障人民的权益 , 但是人民也需要按照君主的规划 , 进行自我发展和约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