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新冠病毒源于自然界又有新证据:感染人类后基因突变才剧增
:原题为_科技日报|新冠病毒源于自然界又有新证据:感染人类后基因突变才剧增。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 , 世界科研人员争分夺秒地对其展开调查分析与科学研究 。 除了研究如何预防和治疗新冠肺炎患者之外 , 研究中的很大一部分问题集中在新型冠状病毒是如何产生的 , 它于何时何地首次出现 , 何时开始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 该病毒是否来自于蝙蝠 , 在传染给人类之前有没有中间宿主 , 以及新冠病毒为何能如此快速地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等问题 。 至今半年多过去了 , 科学界对上述问题尚无共识 。 近期 , 俄罗斯科学家对其中一些问题的研究或许有重要意义 。
俄罗斯科学院信息传输问题研究所生物学家亚历山大·潘钦 , 在分析了大量新冠病毒基因组的突变后得出一重要结论:新冠病毒起源于自然界 。
【科技日报|新冠病毒源于自然界又有新证据:感染人类后基因突变才剧增】亚历山大·潘钦将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同行评议科学杂志》(PeerJ)上 。 俄罗斯塔斯社(以下简称俄塔社)和《消息报》等媒体也对此进行了报道 。
俄塔社报道说 , 亚历山大·潘钦比较了新冠病毒、非典病毒(SARS)和普通感冒病毒基因组中点突变的积累情况 , 研究了这些病毒感染人类后基因相对突变的概率等问题 。 在比较了超过1000个新冠病毒基因组、200多个SARS病毒和40多个普通感冒病毒基因组 , 以及一些相似的动物冠状病毒的基因后 , 研究人员发现 , 所有人类感染的新冠病毒基因组中存在着1000—2000点基因突变 , 这意味着基因突变基本是在人被病毒感染后才出现的 。
科研人员对这些突变基因进一步研究发现 , 新冠病毒具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 , 而这种特征在其它冠状病毒中不存在 。 新冠病毒的基因组中存在许多异常的突变 , 它们导致基因中的鸟嘌呤(G)分子被尿嘧啶(U)取代 , 而鸟嘌呤是组成RNA和DNA链的4个“字母”之一 。 新冠病毒的基因组中发生突变的比例接近15% , 这几乎是新冠病毒在感染人之前的基因突变的10倍 。
亚历山大·潘钦指出:“我们发现 , 新冠病毒基因组中鸟嘌呤突变成尿嘧啶的比例在病毒传播给人类后几乎增加了10倍 , 而这一特征在SARS病毒病原体的基因组中几乎没有显现出来 , 感冒病毒基因组也不具备这样的特征 。 ”
亚历山大·潘钦说 , 研究还发现 , 其他类似冠状病毒感染人类之前和之后的鸟嘌呤被尿嘧啶取代的数量基本上一致 。 他称 , 新冠病毒的这一独有特征在美国、中国等国家的病毒基因中同样存在 。
依据新冠病毒的这一特性 , 亚历山大·潘钦提出 , 很早以前 , 新冠病毒感染了蝙蝠 , 但蝙蝠的细胞很好地保护了自己 , 这种病毒在蝙蝠体内突变较少 , 蝙蝠细胞和新冠病毒共生了;而当新冠病毒感染了人之后 , 人体组织不具备应对这种病毒的保护特征 , 人体可能发生高水平的氧化应激反应 , 从而导致基因中许多鸟嘌呤被破坏 , 变异基因开始积累 , 积累到一定程度性质就改变了 , 病毒变得具有攻击性了 。
亚历山大·潘钦认为 , 上述研究成果表明 , 新冠病毒起源于自然界 。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 , 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超过1900万例 , 累计病亡人数超过70万 , 疫情仍在全球迅速蔓延 。 世界各国提高预防和治疗新冠病毒的能力迫在眉睫 , 面对新冠病毒的溯源问题 , 全球科学家依然任重而道远 。
- 中国新闻网|港中大研究表明部分新冠患者康复后粪便内病毒仍具传染性
- 央视|世卫组织: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2699万例
- 央视网|参加聚会未遵守安全措施致感染人数增加,阿联酋新增470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 央视网|累计确诊327359例,孟加拉国新增2202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 出院|新疆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全部“清零”
- 人类历史上的大规模疫情|人类历史上的大规模疫情人类历史上的大规模疫情?新冠肺炎疫
- 新民晚报|讲好中国抗疫故事 “新冠疫情和公共外交”对话会今在沪举行
- 科技日报|2020服贸会:一场超乎想象的科技盛景
- 千龙网|京彩|新冠病毒灭活疫苗首次亮相服贸会
- 央视新闻|巴林新增644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累计确诊5541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