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号段后的黑产链:被大量用于拨打诈骗电话( 二 )

  为此 , 秦某桐联系了在深圳开办通讯公司的张某仲 , 双方一拍即合 , 商定由秦某桐提供“952750××”号段码号语音落地服务材料 , 张某仲则负责对该号段进行落地和线路改造 , 改造后的线路由双方按一定比例分摊使用 。

  4月29日 , 专案组循线追踪 , 抓获张某仲等5名犯罪嫌疑人 。 后经审讯 , 专案组得知张某仲也只是“二道贩子” , 实际完成语音落地的是在深圳开科技公司的杨某 。 4月30日 , 专案组根据张某仲提供的线索 , 将杨某等6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 。

  牵出百余家下游公司

  据杨某交代 , 他通过外省一家运营商完成语音落地 , 并通过网络设备设法对号段进行线路改造 , 将“952750××”号段的100个号码分配成5000条网络电话线路 。 其中 , 杨某分到4000条 , 张某仲分到600条 , 而秦某桐则是400条 。 随后 , 3人各自利用自己掌握的资源寻找客户 , 以高于运营商的价格转租线路牟利 。

  “案件办理中 , 我们发现租用线路的客户大多都是利用号码来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 ”南通市公安局网安支队支队长张建介绍 , 出租过程中 , 上游公司的准入筛查机制形同虚设 , 犯罪团伙只需要提供虚假公司信息 , 就能租到网络线路 , 随时随地使用动态号码拨打网络电话 。 网络电话不受地域限制 , 且有很强的隐蔽性 , 让诈骗团伙隐藏更深 。

  “牵连出的266起案件中 , 最多的就是信用卡、贷款类诈骗 。 ”南通市公安局崇川分局网安大队民警曹阳说 , 诈骗分子使用网络电话批量导入联络人 , 使用群呼功能进行“广撒网” 。 部分犯罪分子甚至利用智能语音功能先行拨号试探 , 待受害人“上钩”后再转为人工服务实施下一步诈骗行为 。

  在办案过程中 , 专案组发现 , 杨某手上持有的“95”号段并不只是来自秦某桐 。 经查 , 自2018年起 , 以杨某为首的团伙通过外省某运营商 , 先后对10多个“95”号段进行语音业务部署 , 再通过技术改造将线路出租给下游业务公司 , 共非法获利800多万元 。

  经过3个月缜密侦查 , 专案组对比全国800多起网络诈骗案件 , 发现下游业务关系公司155家 。

  “该案是众多为网络诈骗等犯罪团伙提供帮助的黑灰产业的缩影 。 ”南通市公安局副局长陈兵说 , 工信部出台的《电信网码号资源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 , “95”号段号码使用者不得将线路进行转让或出租 , 不得变相经营固定电话业务、网络电话业务等其他电信业务 。

  目前 , 所有涉案犯罪嫌疑人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 均已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

  本报采访人员 罗莎莎

  本报通讯员 赵本义 苏锦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