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1618 光伏产业链突进:隆基股份闭环之战转折点已至风口浪尖?( 三 )


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发现 , 隆基股份的“垂直一体化”始于2014年——这一年 , 该公司收购了浙江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85%的股权 , 进军电池组件环节;同年 , 该公司成立了西安隆基清洁能源有限公司 , 涉足光伏电站业务 。
不同于过去光伏巨头企业趋利式的“垂直一体化” , 隆基股份向下游延伸的步伐紧扣自身技术优势 。
隆基股份总裁李振国强调 , 公司未来不会大规模持有光伏电站 。
王英歌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 , 隆基股份的“垂直一体化”是基于产品应用范围的扩大 。
“目前 , 硅片和组件的制造业务仍是隆基股份的核心主业 , 电站解决方案和BIPV等新能源产品目前还是补充性业务 。 ”王英歌谈及新发布的“隆顶”时表示 , 尽管以BIPV为代表的光伏产品的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 , 但隆基股份会将其作为一种战略 , 并且在公司未来的业务收入中占有一定的规模 。
“过往的历史经验和当前的财务实力 , 使得隆基股份不会走上全产业链每个环节重金投入的道路 。 ”前述券商分析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 , 这既“费钱”也“费时” 。
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注意到 , 自上市以来隆基股份绝大部分的资金投入仍围绕单晶硅棒、硅片以及组件等中上游环节 , 这巩固和提升了该公司在硅片、组件等环节的议价话语权 。
今年7月份以来 , 光伏产业链的价格因上游硅料供需关系的转变而出现跳涨 。 隆基股份也因在7月中下旬的两次调价而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
硅片是隆基股份最能体现价值的业务环节 , 因市场集中度的提升 , 该公司在这一环节享有一定的定价权 。
兴业证券分析认为 , 单晶硅片作为产业链中集中度最高的环节之一 , 以隆基股份、中环股份为主形成了龙头格局 , 两家企业市占率超过60% , 前五家占比超过80% 。 而硅片与电池的格局分化 , 导致硅片的议价能力更强 , 本轮持续将原材料硅料涨价压力传导给下游 。
不过 , 王英歌强调 , 光伏产业链价格的波动是市场供需博弈的最终结果 , 隆基股份“垂直一体化”模式下并非对每个环节都能形成议价能力 。
实际上 , 当遭遇光伏产业链价格波动时 , “垂直一体化”的优势就凸显出来 。 随着硅料、硅片的涨价压力传导至下游 , 垂直一体化企业在组件环节的成本控制能力更强 。 有研究分析 , 与外购电池片的组件厂相比 , 垂直一体化企业的组件成本降低约10% 。
而“垂直一体化”的优势还在于产业链的整合 。 华泰证券认为 , 首先 , 在行业标准制定方面 , 垂直一体化企业优势更加明显;其次 , 垂直一体化优势所带来的上下游协同效应 , 有望让隆基股份在组件端的业务做大做强 , 提升集中度 。
王英歌表示 , 隆基股份组件业务的发展速度是出乎意料的 , 2020年将会是公司实现“垂直一体化”的重要里程碑之年 。
数据显示 , 2019年 , 隆基股份组件出货量达8.4GW , 跃居全球第四位 。 根据业内预测 , 2020年 , 该公司组件出货量有望跻身全球首位 。
然而 , “垂直一体化”之路并非一条坦途 。 一方面 , 融资能力是隆基股份未来不可避免所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 , 硅片、组件等环节所扩张的产能最终能否顺利消纳也将影响着公司和行业的健康发展 。
从目前来看 , 隆基股份并不“缺钱”:截至今年一季度末 , 该公司货币资金为181.22亿元 , 资产负债率为52.05% , 较2019年末降低0.24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