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读趣史|人们是如何应对旱灾的?,在科技落后的古代( 二 )


历朝历代应对旱灾的不同措施
在《管子·度地》中曾有这样的记载:“善为国必先除五害 。 ”
可以看出 , 早在封建统治还没有确立起来的年代中 , 人们就认识到了自然灾害与国家统治之间的关系 。 那么 , 在历朝历代的统治中 , 各个统治者又是如何应对旱灾的呢?
首先 , 要做到灾前的预防 。 随着我国人民与干旱的斗争次数越来越多 , 在古代社会中 , 人们也掌握了一些对抗旱灾的有效办法 。 在《论贵粟疏》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薄赋税、广蓄积 。 ”
这样一来 , 民众就能够减轻农业生产的负担 , 而此时 , 即使旱灾降临的话 , 农民也会有一定的生活物资保障 。 而在《汉书·食货志》中也曾论述过储备粮食的重要性:“实仓禀 , 备水旱 。 ”
如此一来 , 即使水旱灾害发生 , 也不会出现农民大规模流亡的场景 。
其次 , 政府要做到及时赈灾救济 , 在《周礼·地官·大司徒》中 , 就曾总结了“荒政十二条” , 在这些政策中 , 就规定了国家统治者应当如何对灾民进行救济 。 而在《汉书·平帝纪》中也有这样的规定:“赐田宅、以什器、度旱灾 。 ”
在汉朝社会中 , 当百姓们面临旱灾的威胁时 , 国家也会为他们解决生存的居住地 。
最后 , 移民就食也是古代统治者应对旱灾的重要办法 。 与民众因旱灾而形成的流亡潮不同的是 , 移民就食指的是民众们在政府的帮助下 , 迁往新的地方生活的一种减灾方式 , 在《魏书·食货志》中记载过:“遣使者以省察 , 听民就丰 。 ”
在当时的社会中 , 由于有些地方旱灾过于频繁 , 并不适合人们的生存 , 因此 , 政府就会将这一地区的百姓们集中迁移出来 , 给予他们更好的生活环境 。
评读趣史|人们是如何应对旱灾的?,在科技落后的古代
文章图片
结语
虽然说在古代社会中 , 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及生产力水平远不及现代社会 , 但由于古代社会中农业占据着经济发展的主要位置 , 因此 , 古人在应对旱灾的过程中 , 也是想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办法的 。 与现代社会通过科技水平来抵御旱灾不同的是 , 古人更习惯利用自然界本身的特性来缓解旱灾的危害 。
可以说 , 古代人民基于旱灾而产生的耕种经验直到现代社会 , 都能够对农业的生产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 在中国未来农业发展的过程中 , 我们也要适当借鉴古人的智慧 , 以此来获得农业方面更好的收成 。
参考资料:《中国救荒史》、《汉书·王莽传》、《明英宗实录》、《史记·孝景本纪》、《旧唐书·德宗本纪》、《文献通考》、《后汉书·陈王列传》、《国语·周语》、《管子·度地》、《论贵粟疏》、《汉书·食货志》、《周礼·地官·大司徒》、《汉书·平帝纪》、《魏书·食货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