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中小微企业稳经营、保就业要做好“加减乘除”

_本文原题为 中小微企业稳经营、保就业要做好“加减乘除”
学界新知
【中小|中小微企业稳经营、保就业要做好“加减乘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要求 , 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 , 着力稳企业保就业 。 保障就业和民生 , 必须稳住上亿市场主体 , 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 。 针对企业生产经营遇到的困难 , 广州已出台“暖企15条”“稳增长48条”“信用助企9条”等系列政策助其渡过难关 。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统筹协调的新阶段 , 如何帮助企业稳经营、保就业成为下一步政策的着力点 。
做好“加法” ,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 为企业增加补贴 。 一是对中小微企业的现金补贴 。 建议相关部门研究针对中小微企业的大规模现金补贴计划 , 利用税务系统大数据的优势 , 针对一定纳税金额以下的小微企业一次性发放足额现金补贴 , 并围绕小微企业发展的各方面需求陆续出台细化补贴政策 。 二是设立中小微企业救助基金 。 在强化现有金融支持政策执行的情况下 , 建议再由财政出资设立中小微企业救助基金 。 基金可根据行业、产业或者产业生态设立 , 以龙头企业为核心 , 带动各产业、各行业更多中小微企业恢复经营 。 三是设立中小微企业薪酬保护项目 。 可借鉴欧美国家的做法 , 鼓励企业在疫情期间维持其雇员数量和薪酬不变 , 政府直接给予相关企业两年以上的贷款用于支付员工薪酬、房租等 。 四是政府采购向中小微企业倾斜 。 疫情过后 , 中小微企业将面临较长的经营恢复期 , 建议政府将采购金额中预留一部分比例专门用于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 以帮助中小微企业更快摆脱疫情的不利影响 , 迈入经营正轨 。
做好“减法” , 为企业减轻负担 , 激发市场活力 。 所谓“减法” , 就是降低企业各项生产中的综合性成本 , 为企业减税降费 。 比如 , 建立临时性科学的评估体系和机制 , 简化疫情下的临时贷款流程;提高银行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规模 , 鼓励金融机构利用银税互动 , 通过绩效考核调整 , 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信用贷款支持;针对还款困难的企业给予“延长时间窗口期 , 临时性降低利率”等政策 。 再如 , 减免中小微企业部分税款以及减免房租等 。 另外 , 还可尝试阶段性减免社保费 。 对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 , 临时性降低医保费和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等 。
做好“乘法” , 优化营商环境 , 积极引导企业数字化升级转型增创效益 。 所谓“乘法” , 就是优化营商环境 , 发挥“互联网+政务服务”杠杆效应 , 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 一是政府部门应关注企业线上“场景”需求 , 重点打造三大平台:依托“网上广交会”展会平台 , 推动传统商贸产业发展 , 以“广州展会”统一标识、统一形象打造线上展会平台 , 加快拓展国内市场;设立“广州展会”电商专区 , 深化与电商平台合作 , 鼓励更多出口型企业“触电上网”;搭建企业直播电商平台 , 支持直播产业基地和本土直播电商平台建设 , 支持制造企业开展直播销售 , 加速形成本地化的广货内销集群 。 二是加快推进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的建设 。 加大力度推进全面网上办理政务服务事项 , 深入实施“不见面”审批改革 , 为企业、群众提供多路径、标准化、覆盖广的在线、移动和自助式政务服务 。
做好“除法” , 分层分类 , 精准高效服务企业 。 把普惠帮扶、重点帮扶、精准帮扶、均衡帮扶结合起来 , 分层分类进行帮扶 , 按照企业的重要程度和困难程度进行区分 。 将重要而又面临重大危机的中小微企业作为下一轮政策的发力点 。 差异化为企业定制服务 , 对企业实行“助企专员+综合化+互联网”柔性服务模式 , 在疫情防控专项小组的指导下提供跨部门、跨领域和专业、高效的专属服务 , 实行限时服务 , 实时响应企业需求 。
(作者系中共广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