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追问人类生命共同性“海浪——历届上海双年展文献及作品展”在沪开幕
:原题为_东方网|追问人类生命共同性“海浪——历届上海双年展文献及作品展”在沪开幕。
7月31日 , “海浪——历届上海双年展文献及作品展”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开幕 , 吸引了众多中外观众参展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图片说明: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重现51位/组国内外艺术家的60余件历届上双参展作品 , 涵盖绘画、装置、影像等多种形式 。 展览作品多来自于中华艺术宫(原上海美术馆)和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历年来的上海双年展藏品 。
展览设置两条相互对照的文献线索 , 分别是以大事件串联的时代发展脉络 , 以及由诸多艺术家提供的私人物件、照片、资料所形成的个体文献 。 通过将个人记忆汇聚入历史汪洋的叙事框架 , 展览谱写出一段独具情感、波涛涌动、奔流不息的上双过往 , 以期在一个被迫减速与停摆的后疫情时期 , 给予观者引古证今的感触与启迪 。
文章图片
图片说明:展览展出的个体文献
文章图片
图片说明:布面油画作品《红房间》 , 作者张正刚 , 由城市钢筋水泥建筑制造的隔阂、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关系引发的思考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策展助理黄彦娜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介绍 , 上海双年展从创立伊始便蕴涵、呈现了种种历史痕迹和个体记忆 , 见证并创造了新的艺术现场和时代图景 。 本次展览题目“海浪”引自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同名小说 , 隐喻时代和历史对个人留下印记就像海浪冲刷海滩留下痕迹一样 。
“‘海浪’”不仅是对上海双年展过往的回溯 , 也是一次对人类生命共同性的追问——籍以对艺术家作品隐藏的历史境遇和个体生存状态的梳理 , 思考艺术之于个人、个人之于他人和世界的关系 , 在当下疫情背景下更具启发意义 。 ”
文章图片
图片说明:单频录像作品《1 , 2 , 3 , 4》 , 作者周滔 , 思考在现代企业管理最具效率模式的表象下 , 透露出的是人口的快速聚合与流动、社会结构的剧烈转型 。
创立于1996年的上海双年展 , 最朴实的初衷便是为中国艺术家构筑与世界有效交流的平台 , 为中国观众打开一扇了解全球最前沿艺术思考和创作的窗口 。 24年来 , 上海双年展始终处于一条不断自我革新与拓展的前进之路 , 扎根上海本土 , “以上海这座城市为母体 , 以跨文化、跨领域的方式演练东方城市发展中的一系列命题” 。
文章图片
图片说明:第三届上海双年展策展人李旭为本次展览所书寄语
【东方网|追问人类生命共同性“海浪——历届上海双年展文献及作品展”在沪开幕】经过数代美术馆从业者的学术坚持 , 上海双年展已成为国际最重要的艺术双年展之一 , 更是上海城市更新和文化生产的重要源泉 。 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典藏主管、展览部主管项苙苹看来 , 上海双年展的重要性在于对观众理解当代艺术的启蒙 , 通过当代艺术作品关注思想冲突最激烈、社会问题最尖锐的领域 , 回答形而上的问题 。
据悉 , 第13届上海双年展“水体”将于11月10日盛大开幕 , 持续至2021年6月27日 , 将是迄今为止时间跨度最长 , 与上海城市历史连接最广泛的一次双年展 。
- 流行病是种社会“压力测试”|专访《人类大瘟疫》作者霍尼斯鲍姆
- 絮语影视|把酒店建在地下深坑,简直“反人类”操作,美国人:中国太有想法
- 东方网|二轮战罢!上港外援强势“大包大揽” 申花复苏静待“老对手”
- 东方网|线上居家健身锻炼比赛圆满举办
- 东方网|如何再燃中日经济交流的青春火焰?他们这样说
- 东方网|东方时评丨以新担当、新突破、新作为持续推动世界经济回暖
- 东方网|东方快评丨高空抛物又惹祸 18业主共赔偿更应反思
- 东方网|东方快评丨让驴友探险走向规范化需多措并举
- 东方网|新时期新就业丨促进灵活就业,“扶资”更要“扶智”
- 东方网|东方快评丨年均5.7万人溺亡,全社会需补上生命教育“第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