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张耀铭:在某种意义上说,学术期刊得病了,而且还不轻!
随着市场经济中的不良现象向学术领域的不断渗透 , 随着以量化为主导的学术评价越来越强势 , 学术期刊受到了双重压力的夹击 , 由原先的边缘地带被推向风口浪尖 , 屡屡成为被质疑、被抨击的对象 。
早在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报》就发表《祛痈扶正 , 学术期刊治理势在必行》的报道 , 采访人员在文中指出:学术期刊乱象纷纭 , 存在买卖版面、违规增刊、页数增多、“假刊”、虚假引用等现象 , “诸多乱象是期刊异化的产物 , 严重败坏期刊自身形象 , 玷污学术风气 , 令学者深感忧虑乃至愤怒 。 ”
把一切责任都推给期刊 , 显然不公平 。 不过 , 现状确实令人担忧 , 在某种意义上说学术期刊得病了 , 而且还病得不轻 。 在笔者看来 , 主要存在以下乱象 。
乱象之一:“假刊”牟利
“假刊”现象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出现 , 据《法制日报》2001年报道 , 河北省承德医学院学报某些编辑人员为了捞钱 , 竟私自出版盗版学报 , 受到了新闻出版部门的查处 。
据《中国青年报》2013年报道 ,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早在2000年就已合并至北京交通大学 , 但《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仍在出版 , 每月出版3期 , 收取版面费 。 为骗取外界信任 , 该学报还伪造了《期刊出版许可证》和学报官方网站 。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科版)2013年第2期共刊载了259篇论文 , 涉及我国除港澳台外的31个省(区、市)的340名作者 , 其中既有副教授、教授 , 也有小学甚至幼儿园教师 。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查明这是典型的“假刊” , 根本不具备法定出版条件 , 因此依法予以注销 。
乱象之二:增刊泛滥
增刊是指由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批准后在正常刊期外增出的刊物 , 原本是为了解决刊物因刊期、篇幅所限 , 导致供过于求矛盾的一种变通办法 。
根据有关规定 , 每本合法期刊 , 一年可以出版1-2期增刊 , 并可适当收取一定数额的工本费用 。 由于增刊的主管单位、主办单位和刊号都与正常周期出版的刊物完全一致 , 不能称之为非法出版物或违规出版物 , 所以具有一定的“官方”背景和市场需求 。 不少学术期刊看到了“商机” , 争先恐后地出版增刊 。
一时间 , 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增刊:有待价而沽、不计稿件质量 , 只要给钱即可发稿的增刊;有出让增刊编审权 , 由某组织或个人买断编审权的增刊;有由几个编辑分版承包组稿合成的增刊;有企业或单位赞助因而也主要刊发这些单位作者文章的增刊 。
学术期刊出版增刊 , 既有经济利益的驱动 , 也有“职称稿件”的压力 , 致使一些质量低劣的文章得以发表 , 并堂而皇之地以合法身份进入学术资源库中 。
2005年 , 教育部曾通报批评了《现代中小学教育》滥出增刊 , 以此作为创收手段 , “严重损害了高校期刊界的形象 , 腐蚀了编辑队伍 , 破坏了出版工作秩序 , 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
乱象之三:买卖版面
据了解 , 国内自然科学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末 , 当时因纸张、出版及发行费用急剧增加 , 绝大多数科技期刊出现亏损 , 且数额日益增大 。 为解决这一棘手问题 , 1988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出台了《关于建议各学会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的通知》 。
《通知》称 , “各学会的学术期刊是各学科领域全国同行共有的论坛和财富 。 在经费问题上 , 除受托承办单位给予支持外 , 还应该争取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支持 。 收取论文版面费是合理的 , 也是可能的 。 因此 , 建议各学会的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 。 ”
不过 , 《通知》还特别强调学术期刊“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形式出卖版面 , 使期刊质量受影响 。 ”人文社科学术期刊买卖版面的始作俑者虽已无从查考 , 不过搭车跟风的现象却屡见不鲜 。 跟风者之所以热衷于“跟” , 归根结底都是利益驱动 。
- 格子历史|谈梁文博犯规:“欲利”在某种情况下可以“熏心”;他不是输不起
- 行业互联网广告营收下滑 Twitter考虑年内开测某种订阅服务
- 央视新闻|全球抗疫24小时丨全球单日新增确诊近26万创新高,累计死亡病例逼近60万;美国至少39州执行某种形式的“口罩令”
- 央视新闻客户端|全球抗疫24小时丨美国至少39州执行某种形式的“口罩令” 西班牙各地缩紧管控措施
- 央视新闻|美国已有至少39州执行某种形式的“口罩令”
- 央视新闻客户端|美国已有至少39州执行了某种形式的“口罩令”
- 美国已有至少39个州执行了某种形式的“口罩令”
- 美国疫情:美国已有至少39个州执行了某种形式的“口罩令”
- 中青在线|“符号圈占”与市场竞争
- 血液疾病|喜讯:我院血液科最新科研成果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JCO杂志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