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读本好书 被逼急了!,为什么要拼命研发北斗( 二 )


人群中没有陈芳允 , 老人早在2000年北斗一号首星发射前数月 , 因病辞世 。
晚年 , 他一直住在黄寺大街大院宿舍内 , 家中只有简朴家具和一台不大电视 , 见客所言 , 皆是卫星 , 有时谈至深夜 , 水泥小楼外满天星辰 。
他年轻岁月 , 在西南联大执教时 , 那一代人 , 都爱唱那首《毕业歌》:
巨浪 , 巨浪 , 不断地增长!快拿出力量 , 担负起天下的兴亡!二
与欧盟转为竞争对手后 , 北斗遭遇的第一重考验 , 就是原子钟 。
卫星在太空定位 , 主要用时间计算空间 , 卫星里的原子钟 , 决定着测距精度 。
此前 , 瑞士一家公司承诺出口原子钟 , 但被要求必须比伽利略所用的 , 低一个数量级精度 。
北斗转为独立研发后 , 瑞士公司忽然终止合作 , 原子钟只能自造 。
北斗团队中那群沉默的科学家 , 开始了无数日与夜 。
最终 , 中国自研原子钟成功 , 300万年仅误差1秒 , 部分指标已超越GPS和伽利略系统 。
北斗遭遇的第二重考验 , 是建设海外地面站 。
因地缘政治 , 中国很难仿效美国GPS , 在全球建立地面站 。
北斗团队为此发明了星间链路 , 让卫星互联 , 只要有一颗卫星在中国领空 , 所有卫星便能通过它 , 联系到国内地面站 。
星间链路一个关键技术方案 , 提出者康成斌 , 当年只有29岁 。
北斗科学家将这项技术形容为“让宇宙中的两颗尘埃私聊” 。
无穷的挑战贯穿漫长的岁月 , 而作为人造星辰 , 北斗还需应对苍穹一怒 。
北斗系统中 , 每一颗卫星都有既定位置 , 也因此有指定发射窗口 。 有时遭遇雷雨 , 亦要冒险发射 。
2011年7月 , 北斗第9颗卫星发射 , 发射前半小时 , 西昌电闪雷鸣 , 时间在惊雷中流逝 。
发射窗口关闭前5分钟 , 雷电短暂间歇 , 火箭趁机升空 , 升空数十秒后 , 雷击再现 。
比惊雷更难捱的还有时间的风浪 。 北斗一支合作团队 , 曾连续十年 , 出海搜集数据 。 风浪无止无歇 , 大洋无边无界 。
【每日读本好书 被逼急了!,为什么要拼命研发北斗】漫长的时间 , 总能识别人心 。
2007年 , 北斗二号卫星发射后 , 从清华前往斯坦福留学的博士生高杏欣 , 破解了北斗卫星上的民码编码 。
2009年 , 有论坛发布消息称“清华女生破解北斗送给美国” , 一时舆论哗然 。
几年后 , 流言不歇 , 北斗团队中的80后女生 , 年轻的博导徐颖 , 参加一科普演讲时 , 谈起此事 。
她说 , 实际上清华女生只破译了没有加密的民码信号 , 并无难度 , 而且2012年中国已公开了民码格式 。
而除了民码之外 , 北斗还有军码 , 徐颖说:
如果想破解军码系统 , 我们建议更简单的方式 。 那就是造时空穿越机 , 穿越回北斗军码设计的时候 , 在旁边偷听好了 。演讲视频当年播放量超两千万 , 徐颖被网友称为北斗女神 。
她浑不在意 , 她说她只是北斗普通一员 , 茶杯里泡着枸杞 , 压力大也会买买买 , 偶尔也有中年危机 。
她和他们 , 只是心有定数 , 便不再迷路 。

2008年 , 汶川地震 , 震中映秀一度音信断绝 。
地震20余小时后 , 第一支部队突破死亡线 , 进入映秀 , 借助北斗 , 发出百字短讯 , 这是震中传出的第一条消息 。
此后 , 指挥部紧急调配了1000多台北斗终端 , 救援部队借此发送了74万条短讯 , 字字千金 。
这是北斗首次登上公众舞台 , 此后数年 , 北斗巡视山河 , 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
在上海 , 它记录所有公交车轨迹 , 提供实时到站预报;在伊犁 , 它精确引导拖拉机 , 每千米播种作业偏差不超2.5厘米 。
在青海 , 它守护着藏羚羊迁徙路线 , 看着藏羚羊穿越长夜昏晓 , 穿越无人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