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朱元璋陵寝是如何发现的"


中年|"朱元璋陵寝是如何发现的"
本文插图
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寝建筑 , 但其地宫的具体位置在哪里 , 众说纷纭 , 史无定论 。 加上所谓“朱元璋下葬时曾有13个城门同时出殡”和葬于南京朝天宫、北京万岁山等民间传说 , 因此朱元璋是否真的葬在明孝陵也成为难解之谜 。 南京文物部自1997年起 , 经过6年的努力 , 经精密磁测技术 , 于日前终于找到了宝城内明孝陵地宫的中心位置 , 确认朱元璋就葬在独龙阜下数十米处 , 而且这座地下宫殿保存完好 , 排除了过去流传的地宫被盗之说 。
中年|"朱元璋陵寝是如何发现的"
本文插图
但人们不解 , 不挖掘地面是怎样“看”到地宫的呢?原来 , 地球本身有很多的物理特性 , 人可以站在地上说明地球有引力 , 地球两端有南北两个磁极产生磁性 , 大地还传导电流 , 释放热量 , 这些说明地球不仅有重力场、磁场、电场、热场 , 还有放射场、弹性波场 。
一个物体埋在地下 , 它本身的物理特性可能与周围土壤的物理特性不同 , 比如经过夯实的地下土层密度变化明显 , 地宫内大量的陪葬物、黏土烧制的城砖及大量的石头 , 它们的磁性、电性、玻传播速度、热传导性等均可能与周围未扰动的土层不同 。 用磁法探测时这些都会有反应 。
中年|"朱元璋陵寝是如何发现的"
本文插图
物理常用的方法有重力法、磁法、电(磁)法、弹性波法、放射性法、地温法等六大类 。 对于复杂的勘查 , 要多种方法并用 。
明孝陵与历代帝王陵寝相比 , 有许多不同之处 , 其中之一就是墓道弯曲不直 。 通过这次探测 , 发现竟是两种不同岩石所致 。 明楼以北的山坡 , 地下由两种不同岩石组成 , 西侧是下中侏罗纪的砾岩 , 东侧是稍晚的长石石英砂岩 。 这两种岩石本身的磁性差异很大 。
在探陵中 , 考古人员还发现独龙阜山体表面至少百分之六十的地方是经过人工修补、堆填的 , 宝顶山遍布有规则排列的大量巨型卵石 。 经过研究分析 , 巨大卵石是当年造陵时人工搬运上去的 , 是出于帝陵美学的要求 , 也是为了防止雨水对陵表的冲刷和盗陵者的挖掘 。
中年|"朱元璋陵寝是如何发现的"
本文插图
【中年|"朱元璋陵寝是如何发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