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在北京乘公交出行,这些障碍消除了吗( 二 )


为方便残疾人、老人公交出行 , 目前本市所有公交车均配备了“老幼病残孕”专座 , 专座数量也从原来座椅总数的10%调升至20% , 且专座车厢侧壁上粘贴了提示标识 。 有关残障人士曾反映的报站器哑声等问题 , 目前全市所有公交车已配备语音报站机和滚动屏 , 方便乘客收听、查看车辆运营情况 。
为切实推进公交无障碍服务 , 北京公交集团专门制定了“文明规范”:公交服务人员遇到乘坐轮椅乘客时 , 乘务人员要主动打开无障碍坡板 , 下车协助乘客推轮椅上下车 。 对于未配备无障碍坡板的车辆 , 要动员其他乘客一起搀扶 。 此外 , 对于盲人、老人及其他特殊乘客 , 也出台了一系列服务措施 。 基层车队加大了对乘务人员的日常培训 。 培训中 , 一些残疾、老年乘客来到现场 , 通过情景模拟等形式 , 增强乘务人员对老年乘客、残疾人乘客乘车难的亲身感受 。 同时 , 手语也被纳入乘务员技能大赛实操考试 。
北京公交集团公司负责人表示 , 北京公交在无障碍“软”“硬”件两方面服务上 , 还存在一些不足 , 未来在做好无障碍服务基础上 , 还将进一步分析、细化残疾人及老年乘客等在公交出行中的痛点、难点 , 围绕各个环节 , 制定有效措施 , 做好问题整改 。
地铁无障碍
直梯标识更醒目了
部分细节还需优化
【北京|在北京乘公交出行,这些障碍消除了吗】去年的探访体验中 , 采访人员发现地铁10号线健德门站配备直梯的无障碍出入口示意图不显眼 , 张贴在地铁口一侧立柱的最下方位置 , 再往下还有几层台阶 。 由于示意图较小 , 即便是普通人都得走上台阶 , 靠近了才能看清 , 对于乘坐轮椅的残障人士来说 , 更是不太友好 。
今年7月29日 , 采访人员对健德门站的几个地铁口进行了回访 , 看到原有的示意图已经被撤下 , 新替换的示意图张贴在了更靠上的位置 , 并且示意图的面积差不多扩大到了原来的三倍 , 更为醒目 , 即使隔着一定距离 , 也能清晰地看到无障碍出入口的相关信息 。
不过 , 采访人员也注意到 , 从健德门站C口的无障碍电梯出来后 , 道路仍不太好走 。 两辆共享单车直接停放在了无障碍坡道前 , 留给乘客通行的空间十分有限;地铁口前小广场的3个出入口都设置了一排隔离桩 , 这些隔离桩相距约半米 , 轮椅难出入 。 在小广场上 , 采访人员看到一个标牌 , 上面写着“严禁在该地区从事黑车黑摩的趴活揽客、无照摆摊等违法行为” , 落款为亚运村街道综治办 。 “设立隔离桩初衷没问题 , 但也要考虑到特殊群体的出行需求 , 像轮椅、婴儿车想要进出站就会比较费劲 。 ”有市民建议 , 能否对几处隔离桩进一步优化 , 适当留出一定的通行空间 , 以供特殊人群通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