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军节时话“八一”军旗( 二 )

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军旗

工农革命军军旗在特务连的护卫下 , 在修水县城最醒目的位置升起 。 何长工生动记述道:“画着斧头、镰刀和五角星的工农军的战斗红旗映红了战士们的面庞 , 激励着千万革命群众的心 。 ”当时在平江县的长寿镇 , 一副对联生动诠释了军旗的寓意:“斧头劈开新世界 , 镰刀割裂旧乾坤 。 ”横批:“改天换地” , 毛泽东也在《西江月·秋收起义》的词中写道:“军叫工农革命 , 旗号镰刀斧头 。 匡庐一带不停留 , 要向潇湘直进 。 ” 工农革命军便是在 “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军旗的引导下奋勇前行 。

此后 , 中国工农革命军(后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的军旗样式曾作过多次修改 , 但组成军旗的基础图案(五角星、镰刀、斧头或锤子)和鲜红的旗色一直都没有变 。

红军军旗式样逐渐统一

1928年5月25日 , 中共中央决定 , 各个根据地所建立的工农革命军改成红军 。 除了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 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各地领导了多次武装起义 。 在这些起义中 , 旗帜不仅作为精神和力量的象征 , 还能有扰敌军心的作用 。

井冈山时期就有一个精彩的案例 , 在新老七溪岭战斗中 , 红二十八团连长粟裕奉命带领全连攻打老七溪岭的一个制高点 , 当攻上制高点时 , 全连只余九人 , 此时敌人已经溃逃 , 于是粟裕留下六人守卫制高点 , 随后带三名战士继续向前进 , 当冲到一个山坳时 , 他发现这里围聚着一百多号敌人 , 敌众我寡 , 危急时刻 , 他吹响冲锋号 , 挥动旗子 , 敌人不敢妄动 , 粟裕大吼:“放下武器 , 你们被俘虏了!”敌人被震撼 , 纷纷举手投降 , 这便是巧用军旗智剿敌军的经典案例 。

但由于当时起义在各地分别进行 , 通信联络不畅 , 各地武装起义打着各种各样的军旗 , 但大多离不开镰刀、斧头、五角星和红色旗面等元素 。 随着红军的发展壮大 , 军旗的统一也提上议事日程 。

1930 年 4 月 , 中央军委发出《关于红军各级军旗的规定的通知》 , 正式对军旗图案、颜色、尺寸作出规定 , 同年 10 月 , 中央军委颁布《中国工农红军编制草案》 , 但受当时通讯和物质条件的限制 , 加之 1930 年式样颁布后不到一年 , 中央又颁布了 1931 年军旗式样 , 因此 , 1930 年式军旗并没有得到及时执行 。


建军节时话“八一”军旗

----建军节时话“八一”军旗//----

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第一十八师五十四团军旗

1931 年 3 月 , 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布了《苏维埃和群众团体红军旗帜印信式样》 , 红军军旗样式有较大变化 , 镰刀斧头改为金黄色镰刀铁锤 , 五角星由白色改为金黄色 , 单独置于旗幅内上角 。 由于新颁布的军旗样式比较复杂 , 而当时根据地和红军的物质条件还不优越 , 《式样》颁布后 , 旗帜不能整齐划一地全部做新 , 只能逐渐过渡 。 如此一来 , 就造成了红军军旗交叉使用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