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封面评论 | 尊重“灵活用工”,也不该掩盖其缺陷

:原题为_封面新闻|封面评论 | 尊重“灵活用工”,也不该掩盖其缺陷。
封面新闻|封面评论 | 尊重“灵活用工”,也不该掩盖其缺陷
文章图片
据央视 , 调查数据显示 , 今年以来 , 有超过六成职场人士已开展或计划开展副业和兼职 。 与以往相比 , 更多企业倾向于从长期雇佣合同转向“灵活用工”方式 , 选择签订短期用工合同或招聘兼职人员 。
统计发现 , “超6成职场人士有兼职计划或正在兼职” 。 理论上 , 这是一个双赢之举 。 求职者做兼职能够增加收入 , 而对于用工企业来说 , 按照业务的波峰、波谷灵活配置人力资源也能够提升效率 。 今年以来 , 所谓“共享员工”风行一时 。 不少送货上门的生活服务类需求增长迅猛 , 能够召之即来、随时补位的兼职员工 , 发挥了重要作用 。
而需要厘清的是 , 现实语境下“灵活用工”与“共享员工”“兼职”等 , 并不能完全等同 。 很多企业的“灵活用工” , 其本质就是“短工”“临时工” , 还有一些则是“劳务派遣” 。 此类雇佣形态早已有之 , 并非什么创新 , 更谈不上是先进的劳务关系 。 根据过往经验 , 诸如此类的人力聘用模式 , 天然是存在缺陷的 , 并且也往往会衍生出不少实际问题 。
“短工”“劳务派遣”等 , 客观上存在着企业对员工保障不到位等等情况 , 这突出保障在社保以及工伤赔付等方面 。 就算将此类用工方式换个说法 , 其结构性问题以及后续的法律风险 , 也是不会自动消失的 。 当然 , 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 在经济社会普遍承压的大背景下 。 我们应该承认 , “灵活用工”确有其必要性和比较优势 。 但 , 与此同时 , 也绝不该无条件将之美化 , 乃至刻意掩盖缺陷 。
【封面新闻|封面评论 | 尊重“灵活用工”,也不该掩盖其缺陷】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雇佣偏好 , 然而就劳务市场整体的进步方向而言 , 长期化、固定化、正式化的聘用关系 , 还是具备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