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侃的历史|实际上是个仁君,五代十国人物志:看似昏庸的孟昶

不论是演义正史还是小说传记 , 在五代十国里 , 后蜀的孟昶一直都被人们当作一个无能、昏庸的人 , 但实际上 , 孟昶能做三十二年太平天子 , 足以说明孟昶的能力 , 毕竟没有能力 , 如果把蜀中地区的经济搞得如此之高 , 这不是仅仅因为远离战事就能做到的 。 只不过执政晚年稍显昏庸 , 再加上遇到了如日中天的周宋王朝 , 灭亡也是不可避免的 。 如果把孟昶和北宋仁宗赵桢互换一下 , 孟昶的成就甚至都在赵桢之上 。 如果中原不出现柴荣这样的绝世天才 , 孟昶的天下传上百年也不是问题 。
孟昶是孟知祥第三个儿子 , 因为面相大师周元豹一句“此儿骨法非常 , 宜爱之 。 ……将来可为四十年偏安主” , 迷信的孟知祥便深信不疑 , 孟昶的继承人身份很早就被确定 。 孟知祥病重后 , 正式立本名孟仁赞的孟昶为太子 , 监国事 。 蜀明德元年(934年)七月二十九日 , 十六岁的孟昶在父亲灵前继皇帝位 , 拉开了繁华似锦的蜀中太平盛世的大幕 。
调侃的历史|实际上是个仁君,五代十国人物志:看似昏庸的孟昶
文章图片
孟昶在位初期所面临的险恶局面 , 是后人无法想象的 。 换言之 , 孟昶稍有不慎 , 便有可能人头落地 。 孟昶所面临的现象在乱世之中很常见 , 跟随老主子打天下的能臣武将突然要听一个十几岁小孩的指挥 , 很多人都选择了直接杀人上位 。 同样 , 孟知祥强枭雄武 , 这伙强人在孟知祥面前服服帖帖 , 但这不意味着他们会瞧得上孟昶这个半大毛孩子 。 其中有人认为蜀国是兄弟们打下来的 , 孟知祥死了 , 皇位应该让他们兄弟轮流做 , 凭什么传给孟昶 。
宰相赵季良、保宁节度使赵廷隐、枢密使王处回、武信节度使李仁罕、控鹤指挥使张公铎、奉銮指挥副使侯弘实 , 这些人都是孟知祥钦定的辅政大臣 。 此外 , 还有侍中李肇 , 以及李仁罕的外甥、武信节度使张业 。 赵季良是文臣 , 与孟知祥有着备、亮之交 , 他对孟昶还是非常礼敬的 。 赵廷隐是蜀中武将之首 , 但赵廷隐是孟知祥的铁杆心腹 , 对孟家忠贞不二 。 真正的刺头 , 是李仁罕 。
李仁罕自认是开国功臣 , 但政治地位却在二赵之下 , 自然不满 。 他以“宿将有功 , 复受顾托” , 要求孟昶把六军兵权交给他掌管 。 李仁罕让自己的手下四处制造舆论 , 孟昶此时羽翼未丰 , 和官场大佬普遍不太熟悉 , 所以不敢轻举妄动 。 不过孟昶不得已加封李仁罕为中书令 , 判六军事之后 , 又给李仁罕掺了沙子 , 让地位更高 , 而且与李仁罕积怨极深的赵廷隐做六军副使 , 监视牵制李仁罕 。
调侃的历史|实际上是个仁君,五代十国人物志:看似昏庸的孟昶
文章图片
但北宋人路振所著的《九国志》却认为李仁罕是忠心的 , 只是因为说话太直 , 这才得罪了韩继勋等人 。 从历史来看 , 李仁罕没有异志 , 但太过飞扬跋扈 , 官场上没人喜欢这样的人 。 鳌拜没有废康熙之意 , 但因为专权太横 , 康熙要拿掉鳌拜 , 道理与孟昶拿掉李仁罕是一样的 。
但按照《资治通鉴》的说法 , 李仁罕是有异心的 , 孟昶暗中联系二赵 , 制订了秘密的诛杀计划 。 整个过程十分简单 , 在李仁罕上朝时 , 高坐殿上的孟皇帝一声令下 , 从两边拥出数十名武士 , 直接把李仁罕杀了 。
李仁罕是开国重臣 , 孟昶竟然有本事一朝诛杀 , 官场中人这才明白孟昶并不是庸弱之主 。 孟昶杀李仁罕 , 极大地震撼了蜀中官场 , 此后 , 再没有老臣敢在孟昶面前充大爷了 。 可以讲 , 明德二年(935年)九月的这场杀李仁罕事件 , 从根本上改变了蜀中的政治生态 , 孟昶树立了绝对权威 。 当然 , 也不排除孟昶只是单纯要立威 , 偏偏这个李仁罕是最多人不喜欢的 , 就拿他下手了 。
【调侃的历史|实际上是个仁君,五代十国人物志:看似昏庸的孟昶】孟昶早年并不昏庸 , 他亲政时还不到二十岁 , 喜欢玩 , 他最大的爱好就是打球跑马 , 还在国内采选美女入宫享受 , 但韩保贞一纸上书 , 孟昶立刻改正错误 , 放美女回家 , 并赏赐韩保贞黄金 , 以奖他直言之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