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市场|科创板新股首日“破发”应常态化
科创板新股首日“破发”应常态化
——科创板一、二级市场差价巨大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 董登新教授
大家知道 , 科创板首推注册制 , 新股发行定价完全市场化 , 证监会不再动用行政手段干预其新股定价 。 更重要的是 , 科创板新股上市头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 , 这一点与港股不设涨跌幅限制有相似之处 。 也就是说 , 科创板在一、二级市场都是自由定价的 , 毫无行政干预与行政管制 。
然而 , 我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散户并不认可机构网下定价——小散在二级市场上以实际行动完全否定了机构网下定价 。
以2020年7月29日在科创板挂牌交易的爱博医疗(688050)为例 , 其网下定价(发行价)为33.55元 , 而其新股上市首日开盘价为188.88元 , 开盘上涨463%;上市首日盘中最高价290元 , 较发行价大涨764% , 相当于发行价的8.64倍!上市首日收盘价240.50元 , 收盘价较发行价上涨617% 。
【二级市场|科创板新股首日“破发”应常态化】另外 , 2020年7月9日在科创板挂牌交易的国盾量子(688027) , 其网下定价(发行价)为36.18元 , 其新股上市首日开盘价为280元 , 开盘涨幅674%;上市首日盘中最高价为399元 , 较发行价上涨1003% , 相当于发行价的11倍!上市首日收盘价370.45元 , 收盘涨幅为924%!
文章图片
在科创板 , 类似的“高溢价”现象多吗?
我们观察科创板推出一年来140只新股上市首日涨幅发现 , 仅有一只股票建龙微纳(688357)上市首日“破发” , 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率仅为0.7% 。 2019年11月和12月期间在科创板上市的股票 , 共有17只股票上市首日收盘涨幅低于50% , 这应该是比较合理的现象 。
但在今年6月和7月挂牌科创板的股票中 , 有近20只上市首日涨幅超过300%!
这是谁的错?这是谁在疯狂?难道真是网下询价机构的估值水准太差?还是网下询价机构人为操纵、故意压低网下定价?
或者 , 反过来 , 因为二级市场的散户并不认可网下询价机构的估值定价 , 因此 , 散户以报复暴炒方式完全否定机构网下定价?并在新股上市首日将其股价炒高至发行价的5倍或8倍?
很显然 , 一级市场的“零风险”与二级市场的“高风险”存在严重不对称!这是一、二级市场的严重分割与撕裂!这是很不正常的市场现象!
我们知道 , 港交所是一个成熟的国际市场 , 其一、二级市场是一个有机整体 , 二者完全融为一体 , 二者差价非常小 , 大多数新股上市首日收盘价略高于或略低于发行价 , 破发比例一般高达30%左右 。 因此 , 港股一、二级市场的投资风险与收益是基本相当的 , 因此 , 在港交所“打新”也是一种高风险投资 , 这与A股市场“零风险”打新是完全不同的 。
2018年港交所主板共有128家公司实现IPO , 其中 , 有65只股票上市首日上涨 , 47只股票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 , 16只股票上市首日收盘价正好与发行价一致 。 2018年港交所主板新股上市首日破发比例高达36.7% 。 如果加上零涨幅 , 破发与零涨幅合计比例高达49% , 也就是说 , 港股主板接近一半的新股上市首日是不赚钱 , 甚至是亏损的 。
2018年港交所创业板共有72家公司实现IPO , 其中 , 有50只股票上市首日上涨 , 19只新股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 , 19只股票上市首日收盘价正好与发行价一致 。 2018年港交所创业板新股上市首日破发比例为26.4% 。 如果加上零涨幅 , 破发与零涨幅合计比例高达53% , 也就是说 , 港股创业板有超过一半的新股上市首日是不赚钱 , 甚至是亏损的 。
2019年港交所主板和创业板共发行新股161只 , 共有88只新股上市首日收盘价高于发行价 , 另有73只新股上市首日收盘价跌破发行价 , 全年新股破发比例为45% 。
- 交易日|8月市场开门红,科创50大涨6%
- 金十数据|苹果欲向印转移6条生产线,印度手机市场混战:三星份额紧追小米
- 教育|暑期教培市场“冷热不均” 家长应该这样选
- 亚太地区|到2027年全球小型液化天然气市场年增长6.81%
- 路透社|被传估值100亿美元将登陆科创板,商汤科技:不予置评
- 报告|7月钢铁PMI:生产增速有所回落,市场需求仍相对偏紧
- 前瞻产业研究院|2020年中国工业清洗剂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环保型清洗剂需求正加速增长
- 深交所强调“透明为核心”:注册制下创业板公平对待市场所有主体
- 央行|资管新规再延一年 百万亿市场谁松口气
- 「咖啡可乐2021年在美国上架」咖啡可乐2021年在美国上架 已经打入全球30多个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