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客户端|甘肃东乡“擀毡人”:将“非遗”背在肩头,戴在身上
7月中旬 , 76岁的甘肃临夏州东乡县擀毡老艺人马社勒和儿子马胡才尼擀毡 。杨艳敏 摄
中新网兰州7月30日电 (魏建军 艾庆龙)7月下旬午后 , 76岁的甘肃临夏州东乡县擀毡老艺人马社勒和儿子马胡才尼在羊圈前拿起弓 , 将一撮撮洁净的羊毛弹松成棉花状 , 这是擀好一条毡的灵魂 。 20年前 , 这种在西北农村随处可见的场景 , 如今却鲜有人看到了 。
“那种日夜游走擀毡的日子再也没有了 。 ”马社勒感慨道 ,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 三五人一组 , 一路向西 , 经过河西走廊 , 最终抵达新疆 , “有炕的地方 , 就是我们擀毡人忙活的地方 。 ”
早在元代至元年间 , 东乡境内就已有擀毡技艺 。 东乡平均海拔2610米 , 属高寒地带 , 毛毡为高寒地所必需之物 , 且东乡民众擅长养羊 , 毛毡使用极为普遍 , 是家家户户炕头的必需品 。
图为弹松羊毛 。杨艳敏 摄东乡毛毡以柔软、舒适、匀称、洁净、防潮取暖、美观大方、经久耐用而驰誉西北各地 , 是深受各族人民及牧区群众喜爱的生活用品 , 也是姑娘出嫁时主要的陪嫁品之一 。 炕柜上码满洁白绵软的绵毡是家庭富裕的象征 。
据东乡县文化馆馆长赵林介绍 , 毛纺织擀制技艺是一种特殊的织造工艺 , 它先将羊毛、骆驼毛等用热水浸湿 , 然后加以挤压 , 用棍棒碾轧和揉搓等方式使毛绒粘合在一起 , 形成名为“毡”的无纺织型毛织品 。
东乡族毛毡的种类较多 , 按羊毛种类分 , 有春毛毡、秋毛毡、沙毛毡、绵毛毡等;按规格分 , 有四六毡、五七毡、单人毡等;按颜色分 , 有白毡、花毡、红毡、瓦青毡等 。
图为马社勒整理擀毡半成品 。杨艳敏 摄改革开放前 , 东乡族男子几乎人人精于此道 。 在马社勒的印象中 , 自己16岁就开始根父亲一起游走学手艺 。 那时家家户户擀毡 , 村民们以此为生 。 擀毡人三五人一起 , 带着工具 , 背起行囊 , 辗转在西北农村的炕头 , 一出去就是几个月 , 赚上钱就回家了 。
“2000年以前 , 那可真是擀毡的黄金岁月 。 ”马社勒说 , 那时擀毡也算是“时髦” , 去到每个地方 , 一下车他们就被“抢走了” , 村里的小孩们也跟着去 , 一方面学学手艺 , 最重要的是 , 与其家里挨饿 , 还不如游走擀毡吃饱肚子 。
随着社会的发展 , 生活方式不断转变 , 传统的土炕越来越少 , 毛毡制品受到现代家纺制品不断冲击 , 几乎没有市场 。 加之毛毡加工利润太低 , 很少有人愿意从事毛毡加工这一行业 , 多数艺人外出打工 , 制毡工具几乎绝迹 , 从事擀毡技艺的人越来越少 。
如今 , 46岁的马社勒儿子马胡才尼 , 成为了村里为数不多坚守擀毡的艺人了 。 他告诉采访人员 , 从小在老爷子的棍棒下挨打学习的擀毡技艺 , 曾经让家里富足了一段日子 , 但这个苦力活 , 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干了 。 手艺高超的艺人年事已高 , 相继去世 , 擀毡技艺濒临失传 。
为了保护和传承好这一民族传统技艺 , 东乡县安排文化部门征集收藏传统擀毡工具 , 并扶持擀毡艺人马社勒在龙泉集市建立擀毡技艺手工作坊 , 以继承和发展东乡族擀毡技艺 。 2008年东乡族擀毡技艺被申报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批保护项目名录 。
2009年 , 马社勒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东乡族擀毡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 60年的擀毡生涯 , 走村串户 , 他积极向愿意学习这门手艺的年轻人传授技艺 , 讲述从事擀毡技艺的经历 , 向年轻一代宣传东乡族擀毡技艺 。
- 中国北斗横空出世纪实
- 一萌娱乐|美国12500公里,俄罗斯16000公里,中国,三国导弹射程
- 视听中国|伊外长强烈谴责,美军战机骚扰伊朗客机画面公开
- 中国青年网|指其策划设拉子清真寺爆炸,伊朗称拘捕涉美“恐怖组织”头目
- 中国青年网|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北斗心脏精度每三百万年差1秒
- IT之家|最强中国“心”!北斗心脏精度每三百万年差1秒
- 上游新闻|精度达到2-3米,北斗系统发言人:中国北斗攻克160余项关键技术
- 烽火营|中国导弹仅够用2天?俄罗斯答案打脸印度专家,如果爆发战争
- 北斗三号|中国速度!北斗三号工程建设提前半年完成
- 中国女排|有趣!女排奥运冠军与丈夫玩密室逃脱,夫妻俩有爱互动简直太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