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深夜“听风”,凌晨消杀,抗疫先行,“四叶草”昼与夜实录( 二 )


今年7月1日 , 沉寂了近半年的国家会展中心复展 , 提前两三个月就开始制定的防疫总方案有厚厚一叠 , 根据每个展会的不同情况 , 又制定了“一展一策” 。 国家会展中心运营中心高级经理俞一鸣介绍 , 别看限流后参展人数少了 , 但保障人员的数量和工作量却大大增加 。
昨天上午9点 , 海岸君在国家会展中心18号门看到 , 所有参展者都要在指定区域完成体温筛查后才能进入 , 身着长袖工作服的保安人员站在烈日下 , 拿着手持体温计一一测量 。 “国家会展中心外围有21个大门 , 为避免人员聚集 , 我们开放了18个大门 , 每个出入口都有安保人员24小时在岗 , 做好体温筛查 。 ”
新民晚报|深夜“听风”,凌晨消杀,抗疫先行,“四叶草”昼与夜实录
文章图片
新民晚报|深夜“听风”,凌晨消杀,抗疫先行,“四叶草”昼与夜实录
文章图片
观众进入场馆前需要进行体温测量与安检
新民晚报|深夜“听风”,凌晨消杀,抗疫先行,“四叶草”昼与夜实录
文章图片
观众进入场馆前需要进行人脸识别 , 做到人证合一
这只是第一步 , 跟着安保部高级经理汤继尚 , 海岸君继续往前走 。 到围栏处 , 有工作人员现场查验随申码 , 见到绿色后放行 。 往里走是安检入口 , 连续两年助力进博会的太赫兹安检门里 , 被额外装上了红外测温设备 , 走进走出3秒钟 , 一次性完成安检和测温 。 为此安检口还增加了一名工作人员 , 紧盯电脑画面 。 “一旦出现体温异常 , 我就用手持体温枪复检一次 , 如果还是高于正常温度 , 就带到隔壁的临时隔离点 , 交给专业医护人员处理 。 ”
随后进入实名登记环节 。 在网上提前录入个人信息后获得的二维码 , 到机器前扫一扫 , 打印出参展证后 , 再和身份证一起拿在手里 , 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 , 在最后一道闸机前刷卡、刷脸 , 完成认证 , 才能真正步入展馆 , 可谓“过五关斩六将” 。
这一路 , 每一道“关卡”前都有热得汗流浃背的工作人员 , 在30多摄氏度的室外戴着口罩 , 一站就是半天 。 而在看不到的地方 , 还有一批早出晚归的消杀人员 。 “今天早上6点 , 完成了美博会四个展馆的消杀工作 , 等到晚上7点左右 , 所有人员离馆 , 这些展馆还要再做一遍消杀 。 ”俞一鸣说 , 每次彻底消杀大概需要3小时 。 而在白天 , 保洁团队还要不间断地对电梯、卫生间等场所擦拭消毒 。 “大概只有深夜的三四个小时 , 国家会展中心才会真正陷入平静 。 ”
3
半夜细致“听漏”“问诊”地下水管
还记得《暗算?听风》中具有超常听力的“阿炳”吗?在昨天的国家会展中心 , 也出现了一群“阿炳”——来自上海城投水务供水公司西区所的青年突击队员 , 听的是地下水管 。
晚上十点 , 夜深人静 , 万籁俱寂 。 国家会展中心的环形通道上 , 店灯全关 , 人影寥寥 , “叮叮”之声每隔一两秒就会响一次 , 分外清脆 。 循声细看 , 声音来自两个身穿“城投水务”工作服的年轻人 。
一个戴着耳罩 , 斜背一台收音机大小的仪器 , 一手握着连通仪器的开关 , 一手提着连通仪器的“铃子”;另一人 , 手捧平板电脑 , 紧紧相随 , 屏幕上显示的是国家会展中心地下水管网络 。 他们是上海城投水务供水公司西区所青年突击队的队长王敬汶和队员沈健 。
新民晚报|深夜“听风”,凌晨消杀,抗疫先行,“四叶草”昼与夜实录
文章图片
晚上10点 , 上海城投水务供水公司西区所队员沈寅在国家会展中心的环形通道上使用听音棒进行听漏
新民晚报|深夜“听风”,凌晨消杀,抗疫先行,“四叶草”昼与夜实录
文章图片
晚上10点 , 上海城投水务供水公司西区所青年突击队的队长王敬汶和队员沈健使用超声波听漏仪沿着国家会展中心地下水管网络图进行听漏
为了确保进博会供水万无一失 , 每届进博会前夕 , 突击队员们几乎每晚都要到这里巡查 , “听诊”地下水管是否有渗漏情况 。 “收音机”“铃子”等设备合在一起 , 是超声波听漏仪 。 “铃子”本身不发声 , 只在碰到地面时才“叮叮”作响 , 收集到的地下超声波会同步上传到“收音机” , 听漏人员再通过指针显示做现场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