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北的“棚菜人生”(讲述·一辈子一件事)( 二 )


1988年 , 他跟随张振武教授 , 参与设计建造第一代节能日光温室 , 开创了零下20摄氏度地区冬季不加温生产喜温果菜类蔬菜的先例 , 获得了国家星火科技奖二等奖 。
此后 , 李天来在钻研新技术的路上越走越远 。 1996年 , 李天来主持设计建造出第二代节能日光温室 , 将冬季不加温生产果菜的地域向北推进100公里 , 到达沈阳;2007年 , 第三代节能日光温室诞生 , 冬季生产地域再次向北推移100公里 , 到达辽宁康平、阜新;2010年 , 第四代节能日光温室研究成功 , 冬季生产地域又向北推进100公里 , 到达内蒙古通辽 。 至此 , 果蔬种植由北纬40.5度北移到43.5度……
“所有的努力 , 就为了让父老乡亲冬天也能吃上新鲜蔬菜 。 ”几十年如一日 , 李天来带领团队成员不断完善日光温室的采光、保温、蓄热三要素 , 推移冬季蔬菜种植“生命线”向北 , 再向北……
“做课题 , 不是发几篇文章、完成几项指标就行 , 而是要真正解决问题”
“如果把现代节能日光温室做出来 , 我这一辈子的理想就实现了 。 ”这是李天来跟自己的约定 。
李天来觉得 , 现代化的标准至少有两个:环境控制自动化 , 生产环节机械化 。 “10年前我们就开始研制第一代现代节能日光温室 , 但标准一直达不到 , 所以直到现在 , 我们还在一直努力 。 ”
对此 , 他心里有个时间表 , 到2025年 , 我国设施园艺产业总体达到“设施有标准、栽培有规范” , 到2035年实现产业现代化 , 再用一段时间 , 达到产业智能化 。 他一直强调 , “搞科研的人 , 要抢时间 , 但也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 , 要先实现自动化 , 再提升智能化 。 ”
李天来不仅这样要求自己 , 也把这种科学严谨和较真的劲头传递给学生 。 担任副校长后 , 事务再多 , 他也坚持每天到基地走一圈 。 “对待研究 , 我还是有些脾气的 。 ”李天来回忆 , 有一次他看到基地里一名博士生正在做调查测定 , 再一看苗 , 长得太细 。 “拔了吧” , 扔下这句话 , 李天来转身就走 。
“多年后听另一个学生说 , ‘因为老师您说的一句话 , 她哭了很久 。 但重新种植后 , 她发现长势更好’ 。 所以 , 严师出高徒 , 人的潜力是很大的 。 ”李天来说 。 对于研究 , 他更是要求团队在试验设计和管理时 , “只能成功 , 不能失败” 。 在他看来 , 研究失败 , 损失的不仅是经费 , 更是时间 , “做课题 , 不是发几篇文章、完成几项指标就行 , 而是要真正解决问题” 。
如今 , 李天来的团队有6位教授 , 200余名研究生 。 在李天来的办公室里 , 挂着一幅字 , 写着“厚德博爱、勤学笃行、团结奉献、传承开拓”16个字 , 这是李天来团队的“团训” 。
“教授和研究员最大的区别在于:不光在专业领域厉害 , 还要为人师表 , 要终身学习 , 终身施教 。 ”李天来说 。
科学家的睿智 农民般的质朴(采访人员手记)
采访中 , 采访人员多次问起李院士科研中的艰辛 , 得到的回答总是:“苦不算什么 , 跟过去在农村吃的苦比起来 , 现在的任何苦都不算苦 。 ”六十五载 , 李天来把自己的人生、事业牢牢地和农业农村绑在了一起 。 他的身上有科学家的睿智 , 更有普通农民般的质朴 。
在李天来的科研项目中 , 农民的分量占得最重 。 选择科研路线 , 他首先考虑的是产投比 , 农民用不用得起;科研出了成果 , 他说“没有农民的支持参与 , 做成整个产业是很难的 。 ”因为心中装着农民 , 李天来对团队科研的要求非常严格 。 严谨的科研态度 , 浓浓的奉献情怀 , 正是一代一代像李天来这样的农业科学家 , 推动着中国农业技术不断进步 。
【一路向北的“棚菜人生”(讲述·一辈子一件事)】本报采访人员胡婧怡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