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天来: 一路向北的“棚菜人生”( 二 )
当时 , 这个研究有两个思路 , 一是单纯从科学技术角度考虑 , 不计成本用最好的材料 , 研究出成果后 , 再想办法降成本、扩大生产;另一个是直接从产业角度出发 , 考虑产投比 , 出成果后可快速大面积推广 。 李天来选择了后者 , “得先把吃菜问题解决了 , 再研究最优问题 。 ”
科研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 “按照原有的园艺设施保温比理论 , 设施越高保温性能越差 , 但要获得合理采光屋面角度 , 设施又必须达到一定高度 。 我们通过研究 , 解决了这个矛盾 , 实现了园艺设施保温比理论的创新 。 ”李天来回忆 , 因为当时资金很紧张 , 要借助农民自身投入开展示范推广工作 , 一旦失败 , 就很难再唤起农民尝试的热情 。 为此 , 项目组成员频繁地举办培训班、现场指导 , 最终获得了初步成功 。 “没有农民的支持参与 , 做成整个产业是很难的 。 ”李天来回忆说 。
1988年 , 他跟随张振武教授 , 参与设计建造第一代节能日光温室 , 开创了零下20摄氏度地区冬季不加温生产喜温果菜类蔬菜的先例 , 获得了国家星火科技奖二等奖 。
此后 , 李天来在钻研新技术的路上越走越远 。 1996年 , 李天来主持设计建造出第二代节能日光温室 , 将冬季不加温生产果菜的地域向北推进100公里 , 到达沈阳;2007年 , 第三代节能日光温室诞生 , 冬季生产地域再次向北推移100公里 , 到达辽宁康平、阜新;2010年 , 第四代节能日光温室研究成功 , 冬季生产地域又向北推进100公里 , 到达内蒙古通辽 。 至此 , 果蔬种植由北纬40.5度北移到43.5度……
“所有的努力 , 就为了让父老乡亲冬天也能吃上新鲜蔬菜 。 ”几十年如一日 , 李天来带领团队成员不断完善日光温室的采光、保温、蓄热三要素 , 推移冬季蔬菜种植“生命线”向北 , 再向北……
文章图片
李天来在观察番茄遗传转化过程、愈伤组织的发育情况和转化苗的生长情况 。 (资料照片)
“做课题 , 不是发几篇文章、完成几项指标就行 , 而是要真正解决问题”
“如果把现代节能日光温室做出来 , 我这一辈子的理想就实现了 。 ”这是李天来跟自己的约定 。
李天来觉得 , 现代化的标准至少有两个:环境控制自动化 , 生产环节机械化 。 “10年前我们就开始研制第一代现代节能日光温室 , 但标准一直达不到 , 所以直到现在 , 我们还在一直努力 。 ”
对此 , 他心里有个时间表 , 到2025年 , 我国设施园艺产业总体达到“设施有标准、栽培有规范” , 到2035年实现产业现代化 , 再用一段时间 , 达到产业智能化 。 他一直强调 , “搞科研的人 , 要抢时间 , 但也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 , 要先实现自动化 , 再提升智能化 。 ”
李天来不仅这样要求自己 , 也把这种科学严谨和较真的劲头传递给学生 。 担任副校长后 , 事务再多 , 他也坚持每天到基地走一圈 。 “对待研究 , 我还是有些脾气的 。 ”李天来回忆 , 有一次他看到基地里一名博士生正在做调查测定 , 再一看苗 , 长得太细 。 “拔了吧” , 扔下这句话 , 李天来转身就走 。
“多年后听另一个学生说 , ‘因为老师您说的一句话 , 她哭了很久 。 但重新种植后 , 她发现长势更好’ 。 所以 , 严师出高徒 , 人的潜力是很大的 。 ”李天来说 。 对于研究 , 他更是要求团队在试验设计和管理时 , “只能成功 , 不能失败” 。 在他看来 , 研究失败 , 损失的不仅是经费 , 更是时间 , “做课题 , 不是发几篇文章、完成几项指标就行 , 而是要真正解决问题” 。
如今 , 李天来的团队有6位教授 , 200余名研究生 。 在李天来的办公室里 , 挂着一幅字 , 写着“厚德博爱、勤学笃行、团结奉献、传承开拓”16个字 , 这是李天来团队的“团训” 。
- 中国北斗横空出世纪实
- 一萌娱乐|美国12500公里,俄罗斯16000公里,中国,三国导弹射程
- 视听中国|伊外长强烈谴责,美军战机骚扰伊朗客机画面公开
- 中国青年网|指其策划设拉子清真寺爆炸,伊朗称拘捕涉美“恐怖组织”头目
- 中国青年网|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北斗心脏精度每三百万年差1秒
- IT之家|最强中国“心”!北斗心脏精度每三百万年差1秒
- 上游新闻|精度达到2-3米,北斗系统发言人:中国北斗攻克160余项关键技术
- 烽火营|中国导弹仅够用2天?俄罗斯答案打脸印度专家,如果爆发战争
- 北斗三号|中国速度!北斗三号工程建设提前半年完成
- 中国女排|有趣!女排奥运冠军与丈夫玩密室逃脱,夫妻俩有爱互动简直太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