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安徽淮河洪水为何这么大?上游治理顾不了下游的尴尬( 五 )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淮委联合课题组撰写的《淮河流域行蓄洪区管理政策研究》就明确指出 , 在运用频率较高 , 如十年八年一淹 , 甚至三两年一淹的行蓄洪区 , 要想很好地实现发展功能则可以说是一件极其困难甚至根本办不到的事情 。
采访人员在行蓄洪区调研时发现 , 由于国家对当地产业发展的限制性要求 , 使当地既无法发展第二、三产业 , 也很难进化到现代化农业 , 莲藕、芡实以及养殖鱼虾等“适应性农业”是当地人在有限空间内寻找到的一种自救之路 。
人水争地 , 不是水进人退 , 就是人进水退 , 这对矛盾无法调和 。 根本出路在于逐渐将人口迁出行蓄洪区 。 因此近年来 , 国家从上到下已经推广了数轮移民迁建政策 。 以安徽为例 , 2003年、2007年淮河大水后都进行了移民迁建 。 最新一轮从2018年开始 , 根据当年出台的《安徽省淮河行蓄洪区安全建设规划(2018—2025年)》 , 到2025年 , 行蓄洪区内总人口由101.27万人减少至75.44万人 。
但在实践中 , 基层安置移民的难度很大 , 主要是资金困难 。 上述《规划》就指出 , 居民迁建补助标准为:中央补助3.3万元/户、省级补助2.32万元/户 , 算下来人均仅为1.61万元 , 与群众搬迁实际成本相比差距太大 , 远低于易地扶贫搬迁(5.7万元/人)和黄河滩区居民迁建(中央补助7万元/户)的补助标准 。
可以预见 ,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 “人水共处”都是一种无奈之下的唯一选择 。 在这种背景下 , 如何找到新的破局之法 , 是下一段治淮的关键一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