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人生|分析秦惠文王攻打巴蜀而非韩国,两权相害取其轻,从后勤供给角度( 二 )


秦国如果威慑了魏国、楚国这两个诸侯大国 , 就等同于在山东六国的心脏上插了一把刀 , 能够极大地提高秦国对于中原地区其他诸侯国的威慑作用 , 更好地为秦国的统一事业服务 。
吞并韩国难度小 , 能够破除合纵策略
第三个原因是因为韩国本身综合国力的原因 。 在战国时期的七大诸侯国当中 , 韩国的占地面积是最小的 , 在发展上也是最为弱小的 , 它甚至比不上北方的燕国 , 燕国虽然也是积贫积弱已久 , 但是它毕竟是西周的开国诸侯 , 有着几百年的历史沉淀 , 而同时它的土地面积比韩国要广阔许多 , 这就导致韩国其实是山东六国当中最好拿下的国家 。
匆匆人生|分析秦惠文王攻打巴蜀而非韩国,两权相害取其轻,从后勤供给角度
文章图片
后来秦王嬴政一统六国时 , 首先拿韩国开刀也证明了这一点 , 因此 , 攻打韩国比攻打其他的诸侯国要方便很多 。 张仪是站在统一的大局方面进行考虑的 , 他认为如果秦国想要一统中原 , 那么必定要消灭山东六国 , 而韩国无论是在整体实力上 , 还是在战略地位上都是秦国最好的攻打对象 。 同时 , 如果秦国能够占领韩国的话 , 那么山东六国之间的合纵政策也就不攻自破了 。
毕竟合纵是六个国家之间的一种联盟或者是约定 , 而在合纵刚建立的时代里 , 一个国家被另一个国家所吞并 , 那么其他的国家自然会对这一政策的实际作用产生疑问 , 如此一来 , 在合纵这一联盟的内部就会产生嫌隙 , 秦国也就更加方便破除合纵对自己产生的压力了 。 因此 , 张仪才会在那个时候主张首先占领韩国 。
司马错主张攻打巴蜀地区
司马错认为韩国实力虽弱小 , 但也不易攻取
我们再来看一下司马错为后主张攻打巴蜀地区 。 第一个原因是对于秦国发展状况的考量 。 司马错认为 , 韩国虽然自身的综合实力比较弱小 , 但是其毕竟是七大诸侯国之一 , 想要吞并韩国难度必定不小 , 而秦国在那个时候才刚刚的发展壮大起来 , 在这样的发展薄弱阶段就去吞并其他的诸侯大国是有一定风险的 。
匆匆人生|分析秦惠文王攻打巴蜀而非韩国,两权相害取其轻,从后勤供给角度
文章图片
韩国合纵和地缘政治优势 , 使得其他国家不会轻易放弃韩国
第二个原因则是因为合纵对于攻韩的影响 。 在那个时候 , 山东六国的合纵策略刚刚成型 , 韩国最为合纵成员的一员 , 秦国想要攻打韩国势必会引起其他国家的反对 , 如果因为这件事情而招致了山东六国的共同抵抗 , 那么对于秦国来说将是得不偿失的 。
同时 , 韩国确实拥有着很高的战略地位 , 而这个战略地位是利处也是弊端 。 对于秦国来讲 , 如果拿下了韩国那么将是非常具有战略意义的一次战争 , 但是同样山东六国也会因为韩国的战略地位而对韩国进行援助 , 如果秦国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够一举击溃韩国 , 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够成功的以一敌六 , 那么最好不要去触碰韩国 。
巴蜀地位能为秦国提供农业上的战略资源
第三个就是对巴蜀地区在农业发展上面的助益的考量 。 巴蜀地区的经济发展十分的发达 , 尤其是在农业经济的发展上 。 受商鞅变法当中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 秦国是一个非常注重农业经济发展的国家 , 同时在整个战国时代 , 农业经济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 , 是国家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 也是经济循环的主要推动力 。
匆匆人生|分析秦惠文王攻打巴蜀而非韩国,两权相害取其轻,从后勤供给角度
文章图片
巴蜀地区因为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 在农业的发展上面比中原地区要先进很多 , 粮食的产量也要高出许多 , 如果能够占领巴蜀地区 , 那么国家的基本发展就再也不成问题了 , 最重要的是军队的打仗也好行军也好 , 都离不开粮草的支撑 , 如果能有巴蜀地区的天然粮仓的优势 , 那么粮草资源就不再是困扰军队的一大问题 , 秦军便可以进行长途的奔袭作战 。
秦国进行灭国战争 , 粮草供应决定胜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