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做菜要放盐和油,而煮饭不用

不清楚提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就像前面有人说的,有不放油盐的菜,也有放油盐的饭。非要讨论呢,大概是历史上油和盐都属于相对而言比较珍贵稀少的食物吧。不往远了说,就是解放前吧,在那万恶的旧社会,穷人的饭菜里,油和盐都是必须限量使用的。比如菜多数是蒸,炖,很少炒菜。为了下饭,又不得不把菜做得比较咸。再差一些的,就只有咸菜、大酱这些当菜,再差,直接舔黑盐,最差的,连黑盐也没得舔。为什么不多种植油料作物以提高油的产量呢?因为农业水平不行啊,亩产量低啊,把绝大多数的地都用来种植粮食,还不够养活所有的人呢,怎么能浪费耕地去种植油料作物呢?这也是为毛经济困难时期,国内外都会发布限酒令的原因。另外呢,如果要让人感觉到相同的咸淡程度,肯定是把盐集中起来更节省。所以,久而久之,劳动人民就在生活中形成了把盐和油放到菜里的习惯。最后再说一句,让绝大多数老百姓都吃饱饭的日子真地没多久啊。农民种点粮食不容易。高产种子,化肥,农药,机械化,喷灌,这些手段起了巨大作用。不要过河拆桥好吗?
■网友的回复
万物存在即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 在我看来,菜的作用主要是下饭,通俗点讲就是通过吃菜来促进你多吃点主食(馒头米饭等),毕竟主食才是提供你日常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而单吃主食一般会因为没有味道而吃不多甚至吃不下去,因此,需要油的香味和盐的咸味来刺激你的味觉,让你觉得这是好吃的(好味道的)东西,然后这种好味道会通过进食主食而被稀释,在这种味道被主食稀释之后,你又得通过再一次的吃菜来刺激味觉,这样循环往复,直至胃部发出鼓胀的信号传递到大脑,让你产生饱腹感为止。 而粥的主要作用是提供水分和额外的能量。一般粥的颗粒比较小,而且淀粉类物质(各种米和豆类)经过高温产生糊化作用,一般是不大用咀嚼就能直接下咽的,所以味觉对粥需要的刺激量是很小的,食材本身的味道足矣。 而且,由于人们长久以来的对不同类别食物的取食习惯,已经在大脑里行成了对不同食物的固定的期待。通俗点讲就是,人们就希望菜是有油的香味和盐的咸味的,就希望粥是不加油盐而且有糊糊的口感的。【以上纯属个人见解,第一次回答问题,不喜勿喷】
■网友的回复
这一切都是烹饪者自主决定的。事实上有白水煮的菜,也有放油放盐的饭。食物多样性往往超乎我们的经验和固有思维。
■网友的回复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有没有怀疑过是你自己没见过而已
■网友的回复
煮饭放上一点猪油,米饭色泽亮丽,不粘粒儿,用来做蛋炒饭极佳;菜,定义广泛了,西红柿切片蘸白糖,也是菜,无盐无油
■网友的回复
煮饭也可以放盐,可以让米饭更劲道,如果放些油,煮出来的米饭会比较蓬松,而且会变得颗粒分明
■网友的回复
倒霉孩子!
饭里要是放盐了
还有什么理由做那些好吃的肉了?!
■网友的回复
【为啥做菜要放盐和油,而煮饭不用】 这个问题说你明你平时脑洞挺好的。就给你简单讲一下吧:米饭含有大量的淀粉,对于经常吃米饭的南方人来说吃起来就会觉得很甜很爽口就不用放盐了,而青菜或者肉类就不行了,吃起来会很柴很涩,而盐可以中和不好的口味提升鲜、甜、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