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东|临时换歌气哭导演,老牌乐队爆冷出局,不遵守规则的节目依然爆火( 二 )


文章图片
歌荒结束 , 无处安放的心得以重燃——

《乐队的夏天2》
尽管从“乐夏”等到“乐秋” 。 可口碑依然坚挺 , 豆瓣开分8.6 。 只是 , 怎么和Sir想象的画风不一样……《乐队的夏天2》之“大逃杀”?又名 , “青春有爷”?
另外 , 这个大型失控现场 , 又是怎么回事?
马东甩飞鼓棒;
乐队现场换歌;
老牌组合爆冷出局 。
说吧 , 还有什么是你不敢玩的 。
“敢”只是表面 。 小编敢说 , 这隐藏着《乐夏》成功的秘密 。 一首又一首刷屏金曲过后 。 小编愈加想揭开它 。 19年爆火 , 你可以说它眼光独到 , 相中这片与时代契合的小众蓝海 。 20年火上加火 。
为什么?
凭什么?
第二季第一期节目过后 , 小编总结出三条线索 。 看它是怎么找到你心里那条最潮湿的引线 。 然后 。 点火 , 爆破 。
01不要“赢”好评中最常出现的一个词:“理想主义” 。 它真的“理想”吗?是 , 但不全然如此 。 归根到底 , 这是一门生意 , 是一次娱乐 。 生意 , 也分高低 。 小编私以为豆瓣网友说得准确 。 这个时代最接近于理想主义的娱乐节目
或者换一种说法:《乐夏》是把理想主义“包装”得最好的节目之一 。 形式上 , 《乐夏2》的目的性更强了 。 赛制愈加残酷 。 第一轮分组赛:33支乐队分成3组 , 每组11支乐队 , 前6晋级 , 后5淘汰 。 首轮直接淘汰一半 , 刷掉15支乐队 。 于是被网友定义为:乐队“大逃杀” 。
这一点都不理想主义啊?怎么办 。 行动上 , 加倍“散漫” , 去消解功利 。 每个导师 , 都代表着一种竞争以外的引导发散 。
张亚东的“特别好” , 用专业引向艺术的广度与多元 。 大张伟也是1998年组乐队的“老人” , 在阅历里插科打诨 , 乐队精神的继承人 。 马东的控场和故意“失控” , 不仅为了笑果 。 更是为引起辩论 , 提醒反思 。 新人“大乐迷”周迅 。
黑丝、蹦迪、爱玩贝斯 。 她站在完全不懂乐队的马东 , 和乐队人张亚东、大张伟中间 。 填充一个游离在乐队圈周边 , 纯粹热爱的追随者角色 。
这是《乐夏》的第一层设计——打造“要赢”“争第一”的套路和幻觉 。 然后亲自戳破它 。 为你奉献一次“不要赢”的理想主义嘉年华 。 要你蹦起来 。 又不是一次没心没肺的发泄这么简单 。 它要你赢自己 。
02我要变 , 音乐竞技好不好看 , 关键看选手 。 说到这小编彻底不困了 。 这一季乐队相比去年 , 大牌似乎少了 , 实力却普遍强了 。 除了后鲨、重塑、Joyside几个老牌大腕 , 对算不上乐迷的Sir来说 , 好多乐队的名字 , 听都没听过 。
其中变化 , 大有门道 。 风格更多元 。 不局限于上一季的摇滚、民谣、放克、流行、爵士、金属 。 还涵盖舞曲、英伦、后朋、噪音、核、电子、朋克……
而且 , 敲黑板 , 重点来了——每支乐队的舞台都被保留下来 。 表演 , 不再是浓缩萃取 , 而是原味呈现 。 有鸡尾酒款 , 马赛克 。 外表是花里胡哨的“国潮”味 , 曲风是80年代复古Disco , 口味多层次的微醺 。
有威士忌款 , 木马 。 陈年烈酒 , 后劲大 。 作为曾影响一代摇滚人的“老大哥” , 木马上一次出现 , 还是在《隐秘的角落》片尾 , 当时被网友开玩笑称为“阴乐” 。 本轮表演《旧城之王》 , 生把你拉进那华丽迷离的幻境 。
有Mojito款 , 傻子与白痴 。 充满实验性 , 流露出安置在平淡下的躁动 , 颓丧后的洒脱 。 静下来 , 享受一段清凉盛夏慢时光 。
年轻乐队更多了 。 按照组队时间 , 把乐队分成老、中、青三代 。 20年以上的“老年”组选手——野孩子25年 , 达达24年 , 木马22年 , 声音玩具21年 。 个个传奇级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