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母亲去世十多年后的夜里,归有光大哭:我是没有妈妈的孩子

吴家桥 , 一座始建于明初的古桥 , 至今仍保留清康熙年间重修的模样 , 位于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内 。
上观新闻|母亲去世十多年后的夜里,归有光大哭:我是没有妈妈的孩子花岗石桥阶坚实完整;繁复的桥心石 , 阴刻一对仙鹤 , 两侧荷花围拥 。 站在桥顶眺望 , 只见清澈的尚书浦(千墩浦) , 北下吴淞江 , 南入淀山湖 , 像缎带似地流贯沃野 , 两岸绿意盎然 。
从位于宣化坊的项脊轩 , 乘船下城河 , 经小澞浦入吴淞江 , 又沿尚书浦南行 , 这是一条顺畅的水路 。 在船上遥看吴家桥 , 别有一番风味 。
上观新闻|母亲去世十多年后的夜里,归有光大哭:我是没有妈妈的孩子当年 , 明代散文家归有光在《先妣事考》中提到 , 其母周孺人“讳桂 。 外曾祖讳明 。 外祖讳行 , 太学生”“世居吴家桥 , 去县城东南三十里 , 由千墩浦而南直桥 , 并小港以东 , 居人环聚 , 尽周氏也……”如今的村落 , 格局依旧 , 只是直桥已由水泥桥取代 。 小港东面的周家花园散布着民居 , 大多仍为周氏后人 。 一位周姓老者介绍 , 周家与归家是“老亲” , 还特意给我指点位于千墩浦西岸的周氏墓地 , 说那里曾有过石牌楼和石马、翁仲 , 规模不小 。
归有光母亲周孺人出身于吴家桥殷实人家 , 虽不用为柴米油盐犯愁 , 但也每日操劳 。 她在姑娘时就学会了纺纱 , 后来做了归家媳妇 , 又学会织麻 , 常常在荧荧灯光下忙到半夜 。 隆冬季节 , 生炉火时所用的煤炭留下许多碎屑 , 她也舍不得丢掉 , 让仆人做成煤团 , 放在台阶下晒干备用 。 即便是儿女大的牵着衣服 , 小的抱在怀里 , 她手里仍还在不停地缝缝补补……
最让归有光难以忘怀的 , 是母亲周孺人的严格教育 。 7岁时 , 归有光开始与堂兄归有嘉一起进学堂念书 。 每逢刮风下雨的日子 , 堂兄往往赖在家中不肯去上学 。 受其影响 , 归有光也想逃学 , 和堂兄一块玩心 。 然而 , 周孺人却绝不允许他逃学 , 严格督促他认真读书 。 有时 , 半夜醒来再也睡不着 , 周孺人便把归有光从被窝里拖起来 , 让他背一遍《孝经》 。 听到儿子背书背得流畅 , 她脸上才流露出满意的笑容来 。
上观新闻|母亲去世十多年后的夜里,归有光大哭:我是没有妈妈的孩子位于安亭震川中学内的归有光陈列馆
谁也没有想到 , 明正德八年(1513)五月二十三日 , 周孺人因劳累过度 , 突然患病逝世 , 年仅26岁 , 而那时的归有光只有8岁 。 后来 , 归有光父亲请画工为周孺人画遗像 , 由于画工从未见过周孺人 , 他便叫了两个孩子站在面前让画工临摹 。 他说 , 鼻子以上的部分可以照着有光的脸画 , 鼻子以下的部分可以照着大姐的脸画 。
归有光在家排行老二 , 由于早慧 , 不仅得到了父母的宠爱 , 也深感父母处世的艰辛 。 正因如此 , 他甚至觉得母亲周孺人的命运比家中早夭的婢女寒花强不了多少 。 周孺人16岁出嫁 , 第二年便生下大女儿 , 此后的七八年时间内 , 竟连续生下了七个孩子 , 其中两个不幸夭折 。 她操持家政 , 悉心抚育儿女 , 在劳劳碌碌中消耗着自己年轻的生命 , 唯一蹙紧眉头发出的怨言是“吾为多子苦” 。
当归有光用饱蘸情感的笔墨写下《先妣事考》 , 记叙母亲日常生活中的几件琐事时 , 已是十多年后的事了 。 那天深夜 , 他写完了最后一个字 , 放下毛笔 , 竟忍不住与妻子一起放声哭泣 。 尽管他早已成年 , 仍为自己成了一个没有母亲的孩子而感到异常悲伤:“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 , 痛哉!”
血肉相连的母子之情 , 对归有光的为人处事也产生了终身影响 。 《先妣事略》中记载 , 周家在吴家桥一带很有势力 , 但族人多为人谦和 , 注重简易朴实的生活 , 当地的百姓都对其甚为好评 。 这样的家风影响了归有光的母亲 , “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 , 率人人得食 。 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 , 皆喜 。 ”每次 , 周家送来的鱼、蟹、糕饼 , 归家上上下下不分主仆 , 均可分到 。 从字里行间也可看出 , 他对吴家桥外婆家的热爱 , 溢于言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