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为什么随着三国时期历史学习的深入,我越来越钦佩刘备了?( 二 )


甚至 , 他还将精锐部队交给关羽 , 让他从水路速行 , 而自己则率领这步骑弱旅 , 保护着民众缓缓而行 。
试问 , 在当时的时代 , 还有谁能做到这一点?刘备之仁 , 名副其实 。
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英雄 , 并不是看他在意气风发时如何骁勇善战 , 而是看他在面临危机时 , 是不是愿意将弱者护在自己身下 。
刘备刘玄德 , 做到了这一点 , 如果这都不是英雄 , 那真的不知道什么才算是英雄了 。
也许有人会说 , 刘备这样做 , 那也是有目的的 , 他是想借助这种行为 , 来为自己积攒名声 , 甚至 , 还有人说刘备虚伪 , 是一个沽名钓誉之徒 。
这一点 , 我不否认 , 在三国那种时代 , 任谁的第一目标都是想办法活下去并壮大自己 , 曹操如此、孙权如此 , 刘备也是人 , 自然也是如此 。
但在达成目的的过程中 , 刘备和其他人不一样的就是 , 他有道德包袱 。
【历史故事】为什么随着三国时期历史学习的深入,我越来越钦佩刘备了?
文章图片
他不像曹操 , 可以杀一个运粮官来稳定军心 , 更不会用屠城来解决粮草问题 , 甚至为了自保 , 可以斩草除根 。
别人可以滥杀 , 但刘备做不到 , 也正是因为他做不到 , 所以 , 他一直没有曹操顺风顺水 。
正所谓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 曹操的处世方针和手段 , 显然更适应那个时代 , 对此刘备也十分清楚 , 但他并没有这么去做 , 而是选择了另外一种更为艰难的方式 。
纵然是收买人心 , 纵然是沽名钓誉 , 但除了刘备 , 谁还会这么做?
追求成功的欲望人人都有 , 不能因为一个人有这些欲望就说这人品行不好 , 而是要看他在追求欲望的过程中 , 是不是还能保持内心的操守 , 这才是最重要的 。
况且 , 如果真如旁人所言 , 刘备是那种虚伪之人 , 那他是如何做到“从一而终”的虚伪的?
《三国志》中 , 记载了刘备早年间的一个小故事 。
刘备在担任平原县县令时 , 乐善好施且平易近人 , 哪怕是那些非士子的平民百姓 , 都能与他同席而坐 , 同簋而食 , 因此在当地深得人心 。
不过 , 有个叫做刘平的郡民 , 不愿服从刘备的管理 , 所以 , 就暗中找了个刺客 , 准备对刘备进行行刺 。
而这个刺客在来到刘备府上时 , 毫不知情的刘备 , 对其礼遇有加 , 让刺客深受感动 , 不忍对其下手 , 最终 , 把实情相告后离去 。
“郡民刘平素轻先主 , 耻为之下 , 使客刺之 。 客不忍刺 , 语之而去 。 其得人心如此 。 ”---《三国志》
这还只是刘备早年间的一个小事 , 而在他于白帝城临终之际 , 所干的另一件小事 , 同样也能彰显他的仁慈之心 。
夷陵之战后 , 刘备一方大败 , 而他的部下黄权 , 因被吴军包围 , 无奈之下 , 又不愿投降东吴 , 最终不得不率部投降了曹魏 。
黄权投降曹魏的消息传来后 , 有人就建议刘备 , 将黄权的家人缉拿起来 , 以儆效尤 。
但刘备是怎么做的呢?他对手下人说 , 是自己当初的部署害了黄权 , 所以黄权没有对不起他的地方 , 相反 , 自己才是对不起黄权的人 。
因此 , 刘备不仅没有抓黄权的家人 , 反而仍向之前那样对待他们 。
“先主引退 。 而道隔绝 , 权不得还 , 故率将所领降于魏 。 有司执法 , 白收权妻子 。 先主曰:“孤负黄权 , 权不负孤也 。 ”待之如初 。 ”---《三国志》
这两件小事 , 分别发生在刘备人生的早期和晚期 , 但不管刘备当时的境遇如何 , 是一个小小的县令 , 或者是已登基称帝 , 但身份的改变 , 都没有影响他施以仁慈之心 。
如果这是虚伪 , 那么试问 , 谁能够像刘备这样 , 做到几十年如一日般的虚伪 。
况且 , 在刘备临终之际 , 对儿子百般叮嘱 , 希望他“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 如果能说出这样话的人都不是好人 , 那这世上真不知道谁还是好人了 。
【历史故事】为什么随着三国时期历史学习的深入,我越来越钦佩刘备了?
文章图片
最后 , 再来说说刘备的一生 , 坦白来说 , 他的一生 , 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
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 , 事业无着落 , 前途尽渺茫 , 偶然间看着自己大腿上的赘肉 , 感叹时光飞逝自己却一事无成 , 不由泪流满面 。
这就是刘备 , 而他在当时的状况 , 如果放在现在我们身上 , 会作何反应呢?
【历史故事】为什么随着三国时期历史学习的深入,我越来越钦佩刘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