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到命案发生小区搞直播?“围观破案”,别突破底线


“来某某失踪案”是近日舆论关注的一个热点 。 这起案件的一个特点是 , 媒体、网民持续关注、持续报道 , 形成“围观破案”之势 。
法制|到命案发生小区搞直播?“围观破案”,别突破底线
本文插图
图源网络
“围观破案”的参与者 , 一些是出于猎奇 , 还有一些是想着提供线索、出谋划策 。 初衷可能无恶意 , 但实际结果有的却可能有悖公序良俗 , 甚至违法 。 例如 , 一些媒体过度深挖受害者的情感经历 , 推测家庭成员的矛盾冲突 , 拍摄家属失声痛哭等场面 , 这不仅是对逝者的不尊重 , 而且是对个人隐私的侵犯 。 一些“播主”到案发小区搞直播 , 不仅干扰了小区居民正常的生活 , 而且可能间接给犯罪嫌疑人提供了信息 。 一些网民在网络上调侃“化粪池警告”“多谢老公不杀之恩” , 娱乐化解构这起惨案 , 触及道德和文明的底线 。 还有甚者 , 制造传播谣言 , 误导公众 。
在舆论对刑事案件的关注中 , 一些问题常常被忽视 。 不仅仅是新闻媒体 , 当前更多个人加入到“围观破案”当中 。 他们在社交平台开设账号 , 采集、传播信息 , 作推理、下判断 , 使得大量的与案情相关与不相关的、真实的或道听途说的说法公之于众 , 调动情绪、吸引流量、聚集热度 。 那么 , 其中的规范与边界在哪里?
杭州市公安局前几天召开新闻通气会 , 通报“来某某失踪案”侦办最新情况 。 在通气会结束前 , 警方向媒体提出两条建议:“希望各位媒体采访人员在报道时充分考虑被害人家属的情绪 , 不要过度渲染血腥;充分理解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特殊性 , 不要过多地暴露我们的侦查手段 , 客观、理性地报道 。 ”这两条建议十分必要 。
在不违反相关法律的前提下 , 对刑事案件适度报道 , 是满足公众知情权的需要 。 近年来 , “围观破案”推动热点案件高效公正办理的例子也有不少 。 但是 , 其中存在的负面影响和乱象不容小觑 。
对侦破的过程与细节过度披露 , 容易使案件真凶增强戒备心理 , 进行反侦查 , 会给后续办案增添障碍 。 对作案细节的渲染描绘 , 也容易导致示范效应 。 对个人隐私的侵犯、痛处的触及 , 更会加剧受害人及其亲属的痛苦 , 造成二次伤害 。 而且 , 对案情关注什么、怎么报道 , 很可能影响案件的侦破方向 。 “围观破案” , 不能也不应成为“舆论审判” 。
刑事案件信息如何传播 , 其实业内早有规范 。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规定 , “维护采访报道对象的合法权益 , 尊重采访报道对象的正当要求 , 不揭个人隐私” , “在法庭判决前不做定性、定罪的报道和评论 , 不渲染凶杀、暴力、色情等”;《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明确 , 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应当采取措施 , 防范和抵制制作、复制、发布含有展现血腥、惊悚、残忍等致人身心不适的不良信息……这些规定 , 维护各方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序良俗 , 不仅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规范 , 也应当为所有网络信息传播者、网络活动参与者遵循 。
对案件的报道 , 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法律知识的普及 。 “来某某失踪案” , 最终需要司法机关查明事实、惩治罪犯 。 而对与此相关的公众媒介素养、法治意识的讨论 , 对“围观破案”问题的反思 , 其价值不仅在于这起案件 , 更关乎对社会公平正义和良知底线的维护 。
【法制|到命案发生小区搞直播?“围观破案”,别突破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