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都市报|在高堤上、深堑里铿锵前行的“老铁”

题记:距今3600多年前 , 孤竹国在河北省卢龙县建都、发展 , 中原文化自此开启新纪元 。 历史更迭 , 风云变幻 , 3600年后 , 在古孤竹国的这片土地上 , 在中国第一条新建双线电气化铁路上 , 在高堤上深堑里 , 这帮被当地人称为“老铁”的线路工们 , 用智慧和汗水书写新的传奇 。
“哥几个儿紧把手 , 咱这几处几何尺寸不好的地段 , 必须利用今天的天窗点整修完毕 。 ”进入2020年暑运 , 津山线天窗点缩减至每周两天 , 每个天窗点不到两个小时 , 所以必须在点前就要计划好干哪些项目 , 如何充分利用好宝贵的天窗点 。 在津山线上行358.200km一处线路整修现场 , 秦皇岛工务段卢龙线路车间主任田小光正指挥着职工们作业 , 暑热高温 , 大家干得如同天气一样火热 。
燕赵都市报|在高堤上、深堑里铿锵前行的“老铁”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秦皇岛工务段卢龙线路车间管内设备地处津山线半丘陵地带 , 路堑深、路堤高、曲线长、板涵多 ,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地理环境下 , 想提高设备质量就要付出比其他地段多几倍的努力 。
由于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 卢龙线路车间管辖的线路成了秦皇岛工务段线路冻害的“重灾区” , 也因此成了大家多年以来与线路冻害的“持久战” 。
提起整治线路冻害 , 田小光最有话说 。 他表示 , 面对这些设备隐患 , 早在去年冬季维修前 , 车间就针对线路冻害初起期、稳定期、上涨期、回落期等不同时期的变化特点制定了缜密的检查整治方案 。
燕赵都市报|在高堤上、深堑里铿锵前行的“老铁”去年入冬到今年春融这段时间 , 车间针对不同程度的冻害制定相应的检查和整治措施 , 把半路堤、半路堑、桥涵两端、曲线等易变化地段列为重点检查的关键处所 。 设备所在工区的工班长每日在天窗点前对冻害进行检查 , 车间干部每月对冻害检查次数不少于8次 , 车间技术员、检查工区结合线路检查 , 对冻害进行测量 , 及时掌握冻害变化情况 , 认真做好病害分析 , 科学指导冻害整治 。 在此基础上 , 他们还采取了添乘机车检查、结合轨检车图纸、小型添乘仪检测数据等进行综合分析 。 系列举措 , 让管内线路冻害变化情况时时处于监控状态 , 为冻害整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
在线路冻害整治中 , 这个车间也建立了一套科学严谨的整治方案 。 他们结合冻害上涨期特点 , 坚持随起随垫、回落期间坚持随落随撤的作业原则 。 在每处线路冻害整治工作中 , 车间干部做到亲自盯控 , 防止作业人员起而不垫、落而不撤、图省事一次垫到位、一次撤到底的违章做法 。
燕赵都市报|在高堤上、深堑里铿锵前行的“老铁”整治作业中 , 他们实行了“包股记名修” , 确保作业质量 。 在做好冻害整修工作的同时 , 他们还对冻害处所认真标记起讫位置、写明冻害最大高度、最大冻高日期 , 建立台账 , 以便来年进行彻底的整修 。
说起这几年的线路冻害整治效果 , 田小光一脸的兴奋 , 他说2019年车间管内共有24处线路冻害 , 2020年为12处 , 减少了50% , 这一显著成效不仅仅是“治”上产生的效果 , 而更多的功劳归功于“防” 。
早在2019年汛期 , 卢龙线路车间就对历年线路冻害处所通过挖排水沟、清理杂草等措施 , 加强线路排水 , 尽最大可能降低道床的含水量 。 同时 , 他们还利用春秋季集中修的有利时机 , 采取加强道床清筛组织、对道床厚度不足的补充石砟、对翻浆冒泥地段进行综合整治等措施 , 做足了“疏水”的大文章 。 2019年入冬前 , 他们对历年冻害处所和预测可能发生冻害的处所全部进行了撒放防冻盐处理 , 为减少线路冻害奠定了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