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汝百态|也不肯变革?获得过好处多,燕国为何宁可依附它国夹缝求生( 三 )


风汝百态|也不肯变革?获得过好处多,燕国为何宁可依附它国夹缝求生
文章图片
燕国有依附于强国而生存的传统
更重要的是 , 燕国的这种政策由来已久 , 最开始是由燕国上卿苏代提出来的 , 苏代曾说:燕虽小而善附大国 , 向东依附于齐国则齐国强 , 向西依附于秦国则秦国强 , 向南依附于楚魏则楚魏强 。
苏代这样的说法并没有错 , 燕国在战国七雄当中的实力虽然比较弱小 , 但是它怎么说也是一个诸侯大国 , 在群雄逐鹿的年代当中 , 在没有任何国家有着压倒性实力的时候 , 对于盟友的争夺就显得尤为重要 , 而那个时候的燕国 , 这种依附的价值也就得到了体现 , 所以有这种能够不费时费力就能安稳稳生存的方式 , 燕国有何乐而不为呢?
燕国认为 , 依附于强国而生存的方式 , 要比变法付出的代价少
毕竟这种依附政策 , 是不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和努力的 , 它只是一种态度的改善 , 到底是依附于秦国?还是依附于楚国?说到底只是依靠国君的一句话而已 , 只是改善一下对于其它国家的态度 , 这比费时费力去进行变法要好得多 , 毕竟每一次变法 , 都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 在这样的战争当中所要付出的代价 , 并不比真刀实战的战场要少 , 所以在一直未曾变革的燕国人看来 , 寻求其它国家的庇护则是一种最直截了当的方式 。
但是也正是这样的态度害了燕国 , 让燕国觉得能够从这样的政策当中寻找实际的利益 , 所以它也就切实地放弃了变法的机会 , 以至于最终秦国发动灭国之战的时候 , 燕国毫无还手之力 , 以至于到了最后 , 太子丹只能将国家的宗庙社稷都压在一个刺客荆轲身上 , 这又岂不是燕国作为一个诸侯大国的悲哀呢?
风汝百态|也不肯变革?获得过好处多,燕国为何宁可依附它国夹缝求生
文章图片
讨论
依附行为是最没有保障的
笔者认为 , 燕国依靠的这种依附的行为其实是最没有保障的 , 这只是一种态度的改变 , 至于那些在战争当中出钱出力的行为 , 真正到了战争的时候 , 这个国家到底要怎么做那还是另外的一回事;国与国之间的联盟 , 很多时候只是一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手段而已 , 只是让人们明白这个国家有盟友不能够轻易招惹而已 , 而真正到了有利益矛盾已经无法解决的时候 , 真正到了战争爆发的时候 , 最不能指望的其实就是盟友 。
事实上 , 所谓的盟友真正有威慑力并不是同盟关系 , 而是同盟关系背后的一种不确定关系 , 没有人知道在这个国家蒙受损失的时候 , 它背后的支持者到底会不会出手?所以在不能够正确的判断两个国家真正的同盟关系 , 到达什么样的地步的时候 , 其它的国家都愿意卖燕国一个面子 , 也是卖它背后的秦国或者是魏国一个面子 。
真正决定两国的关系是实质性的利益
当然 , 这只能够在它们没有受到切实利益损害的时候 , 一旦这个国家受到了致命的威胁 , 那么不管它背后的人是谁 , 战争都是在所难免的 , 而真正到了需要真刀实战的上战场的时候 , 盟友到底靠不靠得住才能够见分晓 。
风汝百态|也不肯变革?获得过好处多,燕国为何宁可依附它国夹缝求生
文章图片
可是大多数时候 , 在这样的同盟关系见分晓的时候 , 都已经没有转换的余地了;只可惜燕国并不明白这个道理 , 它只是一味地沉浸在自己身为大国的骄傲当中 , 一直认为自己对于其它的国家都是有着大好处的 , 所以它一直沉浸在依附大国的政策当中无法自拔 , 从而放弃了自己变法改革的机会 , 最终也因为这样的政策而导致了灭亡 , 真的是一个可怜但是又可恨的国家 。
综述
笔者认为 ,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同盟关系 , 其实并不能够带来什么切实的利益 , 无论在任何的时代 , 无论在任何的时候 , 无论在任何的环境当中 , 国家与国家都没有永远的朋友可言 , 想要站稳自己的脚跟 , 想要自己在这个天下能有一席之地 , 每一个国家能够依靠的只有自己 , 只有自身的实力强盛了才能够威慑其它的国家 , 才能够有自己的话语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