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哥大撕门名牌事件

两个方面:第一,从最简单的校园事件来看,撕名牌本就是一种极端的针对行为,所以哥大发的慰藉信并没有什么卵用,因为目前为止并没有听到说要查这股风气谁带起的,也没有对此说有什么对应措施来减少此类事件。第二,从种族方面来看就暴露了很多问题,比如种族歧视,文化隔阂,再有就是我们对自身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方法。种族歧视是被讨论的最多的,可能最近几年国人对此类问题敏感,而且只撕中文拼音名牌也带有此种歧视的味道,网上也各种炸开锅。文化隔阂一直都有,最近几年国家发展飞快,很多国内大学不能满足一些学生和学生家庭的需求所以留学生也就多了起来,让文化隔阂显现得越来越明显。文化隔阂就一定要我们一味改变和迎合吗?答案是不!看到中国留学生对此抗议录了视频《说出我的名字》,让别人了解这是什么,有什么意义,不得不说,这一步迈得无比正确,有隔阂差异才会多姿多彩,我们要做的是让这些隔阂差异不会引起矛盾,而了解也是第一步,此段视频在fb发布后也有不少外国人了解到原来中文名的含义很深,此次事件也提醒了我们不是中国文化不行,而是我们传承的方式和传播的方式需要做出改变。飞跃鞋也是一个好例子,最后也希望国家越来越好。
■网友的回复
哥大中国留学生用中国拼音名字,做的过分了!撕名牌的人做的对!这件事情很好!回答完毕!你不得不承认,绝大部分中国人内心封印着自信,高傲,自豪,因为他们的祖上,无比荣光。近代的科技革命引起的世界格局的变化,让这片土地上的新生儿迷茫过,犹豫过,踟躇过。九年义务教育里面的历史教育、从小的一直重复的近代经历,让他们觉得应该向西方学习。伴随着共和国成长的经历,让锁住自信,高傲,自豪的封印,一点点的裂开,但是没有祛除。他们异国求学,想看到文明民主自由,他们没想到,他们想去学习,可别人让他们跪着,改名换姓。所以:在种族歧视者眼里,哥大中国留学生用中国拼音名字做的过分了!但是我认为他们做的非常棒!牛逼!那些懦夫,看不惯却又无可奈何,只能通过这种下三滥的手段展示存在,让我知道了,这帮人,终于通过这件事让我看清了,他们连纸老虎都算不上。你说这些人做的有多对!既没有引起外交纠纷,又恶心了那群青年人。这件事有多好?这件事好到让我们开始注意,汉字这个东西,还得好好保护呢。以后阿姆斯特朗(Armstrong,Arm strong)的翻译,要不要翻译成:毕(臂)大力?
■网友的回复
作者:毛来来链接:如何看待哥大学生宿舍带中文名特征门牌被撕? - 毛来来的回答 - 来源: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在回答该问题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事件的始末(时间宝贵、嫌我啰嗦的可以直接看文章尾部分割线下面的)原报道链接华人不再忍气吞声:哥大"撕名牌"事件背后的故事 | 专访  近日我们采访了哥伦比亚大学的中国留学生闫呼和,他为回应“哥大撕名牌”事件而制作的视频《说出我的名字》引发极大关注,这背后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一段中国留学生拍摄的视频最近在社交媒体上获得了高点击量,仅在海外社交媒体上就有5.9万人点赞,4.4万人转发,并获得了300余万次的播放量。这条视频名叫《说出我的名字》,是由哥伦比亚大学8位中国留学生录制。在视频中,中国学生纷纷介绍了自己中文名字发音和背后的含义。    这段视频是中国留学生发现自己的名牌被撕后的一个回应。2017年农历新年期间,哥伦比亚大学的许多中国留学生发现,他们贴在宿舍门上的中文名牌不翼而飞。经过校方调查,失踪的中文名牌是有人故意撕去。正在哥伦比亚大学读大二的中国留学生闫呼和是视频的制作者和发起人,界面新闻近日在美国纽约采访了他,以下是对话实录,有部分删节。问:发现的时候是什么情形,你当时的感受是什么?能具体描述一下吗?答:农历新年,上月27日、28日左右,有哥大中国学生发现写有自己中文名字的名牌被撕掉了。这些名牌本来是宿舍的协管员做的,方便同学们走门串户用的。开始很多中国学生以为是协管员撕掉要换新的,但询问之后才发现根本不是,是有人有意撕掉的。因此大家就一起向学校反映,学校随后也做出了响应,差不多在2月8日发出了一个慰问邮件,是发给了学校所有的亚裔学生。  收到邮件的时候是一个下午,我还在上课,我当时看到邮件很恼怒,觉得学校居然用了一周的时间才发了这么一个邮件。所以我晚上就写了一个社论,9日发表在了校报上。但这篇社论在社交媒体上的影响力并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效果。我就想到Facebook上的运算法则是优先传播多媒体,所以我就想到去拍一个短视频,这样传播效果会好一些。所以我们周五(10日)晚上就开始拍摄,周六制作,然后等了一天,周一开始发布出来。问:你自己并没有亲身经历这个事情是吧?你为什么想到要去关注这件事呢?答:对,我自己住的宿舍并没有受到影响。一共有5个本科生住的宿舍遭遇到了这个事件,波及到的中国学生大概在20-30人左右。  我觉得华裔自己还是要勇于发声表达自己。其实特朗普 “禁穆令”和19世纪的排华法案是一个逻辑,历史在不断重演,我觉得华人要有一个长远的眼光,不要很幼稚地觉得别人的遭遇与我无关。我此前其实一直关注少数群体的利益,此前也为打工妹、LGBT群体发声过,未来也可能会成为我的一个职业发展方向。问:当时当事的同学们有什么反应?答:有两种吧,一种是拍桌板的,要去抗议,在群里说了一些情绪比较激动的话。第二种是比较淡定的,觉得抗议是非常幼稚的行为,不能给华裔学生造成实际性的影响,我本人也属于这一类。因为我本身也是性格比较强的人,这件事不会给自己的情绪带来太大波动,比如悲伤啊愤怒啊给妈妈打电话哭诉啊之类的。这也是为什么我能做出这个视频来,因为这个视频主要是说你可能伤害到了我们,但我们不会和你急,和你叫嚣,我很理智地坐下来,很平和地和你沟通。  近期美国社会环境就比较浮躁,各种抗议示威也比较多,我也不想去添油加醋,火上浇油。中国人解决问题有自己的艺术和方式,对话和沟通是我们的方式,没必要去凑那个热闹,举着牌子在街上大喊大叫。问:你做这个视频想传递什么信息?答:任何仇恨或者歧视,根源在于偏见和无知。我的视频的很大一部分作用是教育,把我们名字的意义,文化含义教育给对方,当然这不是老师对学生的这种教育,而是对话、沟通,你看在视频里我也是面带微笑的。然后你不要对我有敌意,我现在对你也没有敌意,我现在宰相肚里能撑船,我可以坐下来和你谈一谈,就是大人不记小人过吧。我们坐下来沟通一下,看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能没有脾气,但我们有态度。这个态度你要看到。同时这个视频也是起一个预防针的作用,可能校园里还有其他人群对我们有偏见也好,歧视或者不了解也好,这个视频也可以让他们更好地了解我们。问:你觉得像华裔、穆斯林以及其他在美国的少数族裔该如何共同维护自己的权益,而不是各自为战?答:我觉得是需要互相支持吧。比如纽约警官Peter Liang 这件事,很多其他少数族裔以及白人站出来为华裔说话,而哥大“撕名牌”这个事情出来以后,校园里很多韩国人、日本人、也有印度人,也都站出来替我们说话。这就很像德国牧师马丁·尼莫拉反思二战的时候那个“沉默的代价”,“起初他们(德国纳粹党)追杀共产主义者,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最后他们奔向我来,再也没有人为我说话了……” 这句话对我们的警戒是非常有效的。  在哥大的校园里也可以看到,大家是互相支持的。因为中国人可能是第一个目标,下一个可能就是穆斯林,印度人可能就是第三个目标,就是这样。所以我觉得少数族裔的联合是一个必然趋势。这件事发生之后,学校多文化办公室也联系我,问我能否做一个短视频代表整个留学生群体,在新生秋季入学时播出,表现多文化差异和沟通,大家互相尊重等等,我也正在考虑这件事。问:从各个人群的反应来看,你觉得这个视频达到你预期的效果了吗?答:我之前的预期是这个视频只在校园内传播,但我没有想到这个视频居然被传到伦敦、莫斯科、柏林、悉尼,那里都有人发信息给我。这个效果是比较吓人的,我也比较震惊。在海外的反应是比较积极的,超出了我的预期,不仅是在校园里,在更大的社会层面都有反响,这是我比较欣慰的。问:你觉得为什么海外的华人会对这个事情有这么大的共鸣?答:长期以来大家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这种歧视性的让人不舒服的事都有积累。而这个视频像一个导火索把过去这些回忆给激发了,加上视频中传递出的中国文化的背景,比如中文名字对我们多么重要,也唤起了大家的共鸣。问:你刚才说希望这个视频有跨文化沟通的效果,那除了中国留学生和海外华人群体反响很大之外,你是否也得到了跨文化人群的响应?答:有的。我每天在校园里走,都会有人和我打招呼,即使我不认识的外国同学也都会说,嗨我看到你的视频,很感动等。这个视频也被传到了校方,校方的主管也把这个视频发给各个部门的管理人员,然后这些管理人员又把这个视频发给了自己部门的每一个人。我还收到学校领导的邮件说,这个视频很感人。我今早起来,听到美国最大的网络电台NPR也在报道这件事,还有NBC,BuzzFeed等美国主流媒体。  有个美国小学的老师给我发信息说:我们在美国的南方,校内都是白人学生,都很同质化,但我们把这个视频发给大家看了。这些真的很让我感动。还有美国的一些家长,他们从中国或者越南收养了一些孤儿,收养的时候从那边带过来一个名字,他们也把这个视频给自己的孩子看了,让他们了解自己名字背后的文化。问:你觉得这一代海外华人或者留学生和前几代的海外华人相比,表达自己的方式上有什么不同或者优势吗?答:前几代的华人在海外可能比我们更加孤立,不像现在海外华人群体这么大,所以可能是凡事忍气吞声,小心翼翼更多一点,忍一步退一步这样。但现在已经不一样了,在美国有很庞大的华人群体,以及中国留学生群体,加上美国近期很浮躁的社会风气,比如“禁穆令”等,以及步步收紧的移民政策、留学政策等,都在渲染一个大的排外的气氛,但是中国学生和海外华人的力量已经积蓄起来,加上之前几十年不愉快的经历,也让我们意识到,我们文化里带出来的这种调和或者避免冲突,或者不要和别人硬碰硬这种想法,在这边是行不通的。  如果你不发出自己的声音,你的声音就会被别人吞没。别人就会欺负你。得寸进尺是中国文化里非常有智慧的一句话。你必须走到前边去。然后大声地把自己的态度说出来。我觉得这是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意识到的,大家都在开始争取自己的权益。而不是等着别人授权我们。  我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是住在中国河南的农村里,这个事情发生后,他们是在去县城的公交车的广播上听到了这个消息,老人家当时就给我的爸爸妈妈打电话,叫我不要做出头鸟。一下子就可以看到隔了一代人,这个想法就立刻不一样了。就是鲁迅说的大家都是旁观者,“麻木”,这也是我们文化中的一部分。但我们也在做出改变,比如纽约警官Peter Liang 这件事,就是华人的转变。问:之前你自己经历过类似的种族歧视事件吗?答:哥大是一个非常极左的学校,它的包容性和多样性也在全国数一数二,所以在校园里看到这类事件是非常少的。而纽约也是一个很极左的城市,尤其是在哥大这个象牙塔里。但是最近排外的气候,当然也对美国的大学有很大的影响,哥大最近也出现了一些排外的现象和歧视。比如我大一的时候,哥大的一个关于跨性别展览的展板,居然被毁了三次;上学期,学校某社团的聊天记录被曝光出来,其中包含了大量歧视女性、歧视同性恋的言语,当时学校也是非常震惊。问:你觉得这次事件和特朗普的移民政策有关系吗?答:有的。他近期比如“禁穆令”和墨西哥的“修墙”政策,包括驱逐出境的政策以及针对中国的贸易政策等等,这是一个大的信号,渲染了这种排外的氛围。而学校内部也会受社会环境的影响,精英教育的本质是加固精英的围栏,而美国精英教育的围栏内,越来越多的非裔、亚裔等也开始跨越围栏,加入这个精英的圈子,那下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就是:你现在要改名换姓融入这个精英的圈子,还是转过头去把这个“围墙”拆掉?我觉得这是这件事抛给我们的一个问题:你的名字对你到底有多重要?你的名字和身份认同在你进入这个精英的圈子之后,你到底要不要守卫?问:这件事对你有什么改变吗?或者会让你重新思考以前没有想过的问题吗?答:可以说不是改变,而是加固了我此前的一些想法,就是更坚定了我对自己的文化认同。因为我来到美国这一年半以来,我意识到,中国留学生的优势就是我们对中国社会以及中国文化有更深入地了解,而这些东西在你的血液里你的一举一动中,是不可磨灭的,你一辈子都带着这个。这是其他在美国出生长大的人无法拥有的,所以我非常珍视我的这些经历,我从这个文化中带出来的想法。这也是我一直在有意维护自己的一个方面,去守护它。  我也有英文名,但只是为了方便美国人使用,但我在交论文等正式场合,我都直接签我的中文名:Huhe Yan。我觉得美国人可能对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人都有一些误解,比如他们觉得中国人不太爱说话,不爱表现自己,不活泼,更不可能站出来为自己发声,去高调地拍一个视频等等,这些都是一种偏见。问:但也有人选择完全抛弃自己的背景和文化,去更好地融入?答:我觉得融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完全改变自己,服从主流。另一种是融入一种多样性的环境,保持自己的独特性。每个人得以保留自己的特质,然后大家互相启发,互相交流,我觉得这才是美国文化的一个关键点。如果你和别人都一样了,这是一件非常无聊的事。问:你觉得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中国人在被西方文明包围的环境中是否会有一种文化不自信的情况?答:我觉得中国人是谦卑,而不是自卑,这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概念。就是我起一个英文名是为了方便你,方便你们发音和辨识,是我谦逊,而不是我要改掉名字用你们的。这个不是自卑。  ——李媚玲 谢宁馨 邵思睿—————————————重点看分割线下面的—————————————————————这篇报道对于撕名牌事件述说的蛮详细,读后主要提炼出了四点,两点原因(种族歧视事件屡见不鲜,但该次事件为何会受到关注),两点启示(这件事引发的思考)。原因一:川普的上台,“禁穆令”和“修墙”加强了人们对种族歧视的关注;原因二:最近两年国内外的网络打通,新媒体浪潮强盛,加剧了《Say My Name》视频的传播。启示一:小到名字,大到身份认同,中国历史文化背景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去珍惜,文化底蕴或者说积淀是包括美国在内的众多其他国家都所没有的东西,加之,未来在很多领域中国都有可能占据主流位置。启示二:对于少数族裔(中国人、印度人、穆斯林等)的融入问题,名字和服饰或许都可以入乡随俗,但每个人都保留自己的特质,大家互相启发和交流才是重点,这也是美国文化所倡导的理念。有人说起个外国名字是中国人的思维定式“适应环境”所致,我的想法是为什么会适应环境呢?因为国力还不够强大,换句话说,目前主流文化还不是咱们,所以出了国界,就很容易感到不舒服,甚至直接被挑衅,被叫嚣。这就回到了启示一,未来在很多领域中国都有可能占据主流位置,身为中国人更要不卑不亢,有礼有节,守住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