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隆财险|久隆财险人事临变动、股权再集中,专注单一险种

近日,久隆财险在中保协官网发布一则公告,两大股东拟离队,大股东三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一集团”)股权增至31.9%,维持战略类股东 。大股东话语权进一步提高,或在人员选派、策略制定上有更大自主权,有助于提升久隆财险经营稳定性 。
事实上,定位于装备与装备制造行业保障的久隆财险正是由三一集团牵头设立 。但在专业性经营上也曾“踩坑”,险种一度多元化发展,而承保利润不容乐观;随着业务结构调整,险种逐渐趋于单一化、集中化后,承保有所改善,净利润也在成立第三年实现盈利 。
从行业面看,专业性财险公司日益增多,不过,不同险企经营策略已出现明显分化:多数公司特色鲜明,业绩呈向好趋势,但保费规模较小;也有部分公司主业不够清晰,保费规模相对较大,但同质化竞争趋势明显 。
对此,业内认为,在经营过程中,专业性险企可能陷入要规模还是要利润的困境,导致最初定位和最终结局出现较大差距 。不过,在业内看来,专业性保险公司仍具备发展潜力,建议不断提升专业能力,立足股东业务,向产业链上下游公司进行业务拓展 。
两股东离队三一集团增持,强化话语权或利于稳定公司经营
近日,久隆财险发布公告,第五大股东烟台开发区宏通机械有限公司、第十三大股东无锡市永佳利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分别拟将各自持有的8600万股、3300万股久隆财险股权转让给大股东三一集团 。
转让后,两家机械类股东退出久隆财险股东行列,久隆财险股东数量由15家缩减至13家;三一集团对久隆财险的持股数量将由此前的2亿股增至3.19亿股,持股比例相应从原来的20%提升至31.9%,维持战略类股东身份 。
“受让股份,是三一集团增加话语权、增加控股力度的方式 。一般来说,小型民营险企分散型的股权结构不利于股东的发展,集权可以使得股东发挥更大权利,比如在公司话语权、人员选派、未来策略制定、公司经营稳定性上会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保险业内人士王立刚向蓝鲸保险表示 。
从实力来看,相对离队的两家股东,以装备制造业为主业的三一集团资本实力更为强大,旗下拥有三一重工(600031.SH)一家A股上市公司,以及三一国际(00631.HK)一家H股公司,拿下股权或也将增添久隆财险资本底气 。
【久隆财险|久隆财险人事临变动、股权再集中,专注单一险种】事实上,三一集团一直在久隆财险多个环节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2016年,久隆财险正是在三一集团牵头下,并由其联合多家有业务合作关系的企业共同设立 。基于股东资源,久隆财险定位为一家装备与装备制造行业的专业保险公司 。
与此同时,三一集团在久隆财险中的影响力也体现在其高管班子成员安排上 。2020年2季度偿付能力中,监事会主席刘道君,目前在三一集团及其旗下公司担任要职;总经理徐践虽来自平安产险系统,但也是在三一集团安排下,接替上任总经理谢跃的职务 。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久隆财险曾于开业1年,连换3任总经理(包括拟任),而目前其人事又出现新变化 。对比2019年4季度偿付能力报告,2020年2季度偿付能力中,邵珠海、罗向明、张俊岩等董事或独董的任职资格于近期才获批,原董事及独董悉数换血;同时,曾任董事长的向文波、副董事长的梁在中均未出现在最新一季度偿付能力中,相关职位或处于空缺状态 。
放弃规模保效益,险种趋于单一化成立3年扭亏为盈
在这种背景下,久隆财险的战略规划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三一集团的经营理念 。
需要明确的是,尽管久隆财险在成立第3年即实现扭亏,但在踏上盈利的道路上,久隆财险与也曾度过一段坎坷、艰难的摸索时期 。
整体来看,久隆财险的业绩按照亏损、盈利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2017年及以前,久隆财险处于业务快速拓张,但亏损加剧的摸索阶段;2018年及以后,久隆财险步入盈利发展阶段 。
第一阶段中,久隆财险保费收入来源多项保险产品,业务多面开花 。尤其是成立第二年,即2017年,久隆财险的企财险、车险、责任险保费增幅分别高达339.01%、632.24%、50.28%,保费收入由首年的0.56亿元猛增至2.55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