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寇|日寇白天残杀250名八路军新兵,当晚偿还血债,付出了双倍伤亡


日寇|日寇白天残杀250名八路军新兵,当晚偿还血债,付出了双倍伤亡
文章图片
日寇|日寇白天残杀250名八路军新兵,当晚偿还血债,付出了双倍伤亡
文章图片
日寇|日寇白天残杀250名八路军新兵,当晚偿还血债,付出了双倍伤亡
文章图片
【日寇|日寇白天残杀250名八路军新兵,当晚偿还血债,付出了双倍伤亡】
1938年11月2日 , 日寇驻五台县守备部队得到情报 , 称县城移动约25公里的高洪口一带驻有八路军500余人 。 于是 , 日寇紧急从各据点集合了五六百兵力 , 采用“夜间奔袭、拂晓攻击”的伎俩于当天黄昏时分悄悄离开五台县城 , 星夜兼程 , 于3日凌晨突然包围了高洪口附近的几个村庄 。在高洪口一带驻扎的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2军分区第5大队 , 这是一支刚刚成立的队伍 , 多是尚在整训中的新兵 , 武器装备也很差 , 实际兵力也仅有250余人 , 加上仓促应战 ,。 很快被压进了村子里 , 陷入被动 。 第5大队的战士们子弹不多 , 很快就消耗殆尽 , 被迫以刺刀应战 , 最终全部牺牲 。 日寇突入村中后烧杀抢掠 , 共造成军民299人死亡 , 十余户房屋被焚毁 , 大批粮食、牲畜等遭到抢掠 。 五台县志将其记载为“高洪口惨案” 。
这批日寇得胜之后 , 带着掳掠的数十名群众和大批牲畜匆忙返回 , 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 , 五台县境内不止一股八路军 。 早在1938年10月中旬 , 八路军120师主力旅之一的358旅就从山西省忻县秘密转移到了五台县城南一带 , 其中358旅旅直和716 团驻寨里村、中庄村714团驻白家庄等地 。 358旅抵达预定地域后 , 由于当地群众积极配合成功封锁了部队进驻的消息 , 数千官兵隐蔽在了日寇五台驻军的眼皮底下近半个月 , 日寇却始终没有察觉 。由于缺乏必要的通讯器材 , 第358旅仅携带了1部电台 , 只能与120师师部联系 。 因此高洪口惨案发生时 , 第358旅并未及时掌握情况 , 但五台县城周边据点日军调动的消息却引起了旅长张宗逊的警觉 , 他派716团参谋长刘忠带领一个骑兵排冒着大雪展开秘密侦察 , 这才发现了日军的异常动向 。 这时 , 晋察冀第2军分区的联络员也终于找到了358 旅 , 通报了“高洪口惨案”的详细情况 。
义愤填膺的八路军官兵们当即决定 , 在日寇回来的必经之路上设伏 , 一定要讨还这笔血债 。 经过仔细商议 , 大家认为日寇配备着1个山炮中队 , 又抢掠了大批牲畜 , 所以返程时必定会走大路 , 那就必定要经过1个名为滑石片的山沟 , 那里也是返程大路上最为险要的地段 , 全长约8千米 , 谷底宽近30米 , 山沟西侧是起伏的山峦 , 东侧则是平缓的高坡 , 非常适合伏兵 。358旅紧急出动716团上千官兵 , 冒着大雪行军抢在日军前面占领了滑石片附近的制高点 , 待日寇行军走入山沟 , 突然从各个方向发起进攻 , 经过2小时的激战 , 将敌人分割成数段 , 日寇本就是临时拼凑而成 , 加上地形不力 , 火力优势完全丧失 。 张宗逊旅长也及时赶到716团指挥所 , 命令各营连趁着敌人已经被彻底打乱的机会 , 全体冲下山去 , 将敌人彻底消灭 。
总攻开始了 716团以连为单位 , 先用手榴弹开路再用步枪、刺刀将分割包围的日寇一股一股的吃掉 。 日寇仓促之下 , 电台来不及架设 , 随军携带的几笼信鸽也全部为我军缴获 , 因此无法及时传送救援信息 , 只能拼死突围 。 但随着714团和晋察冀第2军分区其他部队陆续到达战场 , 包围圈越来越紧 , 听到枪声紧急从五台县城出动的援兵也遭到层层阻击 , 最后只能仓促救出数十名侥幸逃脱的漏网之鱼 , 就紧急回城死守 。11月4日天亮时分 , 滑石片战场彻底安静下来 。 经过战场统计 , 共毙伤日军500余人 , 俘虏21人 , 缴获山炮2门迫击炮4门马步枪347支 , 轻重机枪31挺 , 子弹17650发 ,电台1部 , 战马135匹 , 以及不少大衣毛毯等军需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