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小助手D|长城之父齐桓公:齐桓公到齐宣王耗260年筑长城( 二 )


由于齐国和燕国交界处地势平坦 , 又有清、浊河为自然屏障 , 故无修筑长城的自然地理条件 。 春秋时期燕国在经济军事力量上也弱于齐国 , 故而当时齐国的敌对势力主要在南邻的鲁国和西南方的晋、卫、宋诸国 。 当时鲁晋诸国均为强国 , 春秋时期甚为强大 , 这从《左传》、《史记》诸史书所载齐鲁、齐晋之战的实例即得左证 。 齐鲁交界地处泰沂山脉相隔的历史地理条件 , 为齐国在春秋战国时期修筑长城创造了政治、经济、军事和地理条件 。
齐国乃东方大国 , 又是春秋五霸之首 。 齐国在春秋之初为了争霸 , 必南征北战 , 而为了防御外敌入侵 , 巩固后方 , 增强国防能力 , 始将境内的军事要冲地带的障水堤堰设施加固连接 , 以用于御敌 。 战国时期军队主体由骑兵代替战车 , 步兵取代甲士 , 使新的战争方式的出现 , 战争规模及时空也随之扩大 。 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 , 战国齐威王初年始将原来的长城向东展修 , 齐宣王时方最后完成 , 筑长城至黄海海滨 。
孟姜女哭长城故事已经在民间广泛流传 , 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间传说 。 相传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 , 新郎就被秦军抓去修筑长城 , 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 , 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 。 孟姜女历尽艰辛 , 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 , 得到的却是丈夫的噩耗 。 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 , 长城为之崩裂 , 露出范喜良尸骸 , 孟姜女于绝望之中投海而死 。
然而 , 在齐长城区域也有孟姜女的传说 , 齐长城边上的长清区长城村 , 自古流传着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 齐长城淄川区涌泉村还建了孟姜女故居纪念馆、孟姜女文化园 。 这就说明 , 历史文化也有着无穷的衍生魅力 。 自古以来 , 人们用历史故事来烘托历史遗迹的真实性 , 这也是一种推动历史延续的方式 , 对于华夏文明史的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
齐长城见证了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技术发达和繁荣的盛况 。 长城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 , 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 长城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 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 也是与我国的“国山”泰山、埃及金字塔齐名的建筑 , 还是人类的奇迹 。 长城是古代防御工程的统称 , 万里长城也好 , 千里长城也罢 , 无疑都是历史长河中的优秀文化积淀 , 必将为后世留下无价之瑰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