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海|光明文化周末版:纸的可能


【艺海撷英】
光明日报采访人员 田呢
纸 , 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 亲切而熟悉 。 它是平面的 , 也可以是立体多维的;它是洁白的 , 也可以是色彩斑斓的;它是柔软的 , 也可以是锋利坚硬的;它是静止的 , 也可以是流淌灵动的……因为纸的这种亲和力和可塑性 , 使纸艺术的表达和创作成为可能 。 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致敬传统——当代纸艺术作品巡展”近日在今日美术馆拉开帷幕 , 纸的千变万化着实让人叹为观止 。
【花海|光明文化周末版:纸的可能】
花海|光明文化周末版:纸的可能
本文插图
观象 陈琦
一片由十余种颜色的纸张做成的“花海” , 铺满整个一层展厅 , 引来观众纷纷驻足 。 由传统“纸翻花”工艺得来的灵感 , 吉林师范大学中国纸艺术研究所负责人、本次展览策展人李洪波将一层层纸张粘连形成稳固的蜂窝状结构 , 通过拉伸、翻转 , 堆叠出花朵、喷泉等造型 , 借此传达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于危机的审视 。 艺术家文豪的作品《界·线》尺幅不算大 , 通过揉搓改变纸张本身的空间 , 再描画出形成褶皱的一根根结构线 , 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张力 。 他形容这个视角有点像是坐在飞机上看脚下的崇山峻岭 , 在心里描画着山的大气磅礴 。 有着“剪花娘子”之称的民间剪纸艺术家库淑兰的剪纸则是欢快而酣畅的 , 鸡狗牛羊、花草树木、房舍农具活灵活现 , 她剪出来的是自己眼中平实多彩的生活 。 艺术家王雷的作品远看是一件悬挂着的“挂毯” , 实际上那是一块记录了一整年的人与事的中华“文锦” 。 走近展品细细观看你会发现 , 这是他用2018年订阅的全年的晚报搓线编织而成 。 艺术家雷蕾直接用糯米纸和蜂蜜浇灌而成的瓷瓶在展柜中能够以假乱真 。 剪、雕、刻、镂、贴、塑……58位纸艺术创作领域的代表性艺术家 , 用120余件不同形态的艺术作品和层出不穷的艺术形式 , 告诉我们今天纸的新的可能 。
花海|光明文化周末版:纸的可能
本文插图
剪花娘子与剪花姑娘 库淑兰
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载体 , 是我们的骄傲 , 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媒介 , 它的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一直在演变 。 如今 , 纸张的使用不断受到冲击和颠覆 , 纸还能做些什么?这是李洪波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 也成为贯穿此次展览的一条主线 。 “向传统致敬 , 赓续创新 , 我相信 , 人类的智慧可以赋予纸以别样的生命 , 继续令其尽展芳华 。 ”李洪波认为 , 致敬传统是为了更好地思考当下和放眼未来 。 改变的是创新的形制和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思考 , 不变的是文脉和文化基因的传承 。 纸作为一种媒介和载体已流传千年 , 也成为各个时代的见证者 , 当它与艺术家相遇 , 便被注入了新的表现形态、文化内涵与生命活力 , 而这正是赓续的力量 。
花海|光明文化周末版:纸的可能
本文插图
扭结(中国画) 姜吉安
今日美术馆副馆长晏燕谈到 , 纸作为承载中华文明的材料 , 本身就拥有亲近公众的属性和质地 。 观众带着期许来到美术馆观展 , 从而了解每一位艺术家各自在面对材料、承载观念 , 以及进行艺术表达及创新过程中的思考 , 会收获对于纸的厚重而特别的艺术体验 。
花海|光明文化周末版:纸的可能
本文插图
隧道·局部 李红军
从造纸术到中国传统书画以及印刷术 , 纸在中国历史上拥有特殊的文化内涵和承载力 。 无疑 , 纸张作为一种载体是需要被书写的 , 那么当代语境下的我们又该如何用新的技艺与思考来书写文化与历史呢?游走于充满奇思妙想的当代纸艺术作品中 , 我们不禁要思考:如何通过对固有模式的突破、解构与重塑 , 为创新和发展提供不竭动能?只有在传统中寻求新的可能性 , 才会迎来发展的转机 , 这也许是本次展览给予人们最大的启示 。